陳永前
紅十字是救死扶傷與和平的標志。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qū),都組建有紅十字會及相應組織,為挽救生命、維護和平默默地工作著。那么,這個摒棄了國界、宗教、政治和種族限制與隔閡的慈善機構,是誰創(chuàng)立的呢?他就是亨利·杜南。
1828年5月8日,亨利·杜南出生在日內瓦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其父在日內瓦法院當行政官員,其母是物理學家旦依理·阿來冬的妹妹。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皭凼浅绺叩摹边@種思想,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扎下根基。他19歲中學畢業(yè),便自立經(jīng)商,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并將所獲得的財富,像父親一樣用于公益事業(yè)。
但是,杜南的第一次商業(yè)旅行,便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859年,他為了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取得工廠用地,遠走法國,去朝見法國皇帝拿破倫三世。當時,拿破倫三世正率軍隊與奧地利國王法蘭斯·約瑟夫的軍隊浴血奮戰(zhàn)。杜南的馬車到達索爾費里諾附近,那里硝煙滾滾,彈火紛飛。在戰(zhàn)地附近的加里地里昂鎮(zhèn)上,他見到9000多名傷員像沙丁魚一樣排列著,哀聲震天,血染小渠,蠅蛆橫行,屎尿遍地,只有6名法國軍醫(yī)在照料這么多傷員。這些被遺棄的傷員,沒有死于敵方的炮彈,卻因傷后救治不利而死去。這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不公正!戰(zhàn)爭,使杜南朝見拿破倫三世的愿望沒能實現(xiàn),但戰(zhàn)爭的恐怖場景,使他寫出了《索爾費里諾回憶錄》。他在書中詛咒戰(zhàn)爭,呼喚和平,并極力主張建立志愿救護傷員的組織。此舉獲得全歐許多知名人士的支持。
在他的游說鼓動下,終于在1863年2月于日內瓦成立了“國際傷兵救護委員會”。接著,他又為“在一切軍隊中采取一種惟一特有的標志,以保護救護人員的安全”而再度奔波全歐。他成功了。同年10月26日,14個國家的36位政府代表出席了日內瓦國際會議,一致通過了杜南采用紅十字標志的建議,1863年10月29日,國際紅十字會誕生了。紅十字會立即開始工作,使成千上萬的無辜傷兵,獲得及時救護而再生。
此后不久,厄運卻向杜南撲來。1867年,日內瓦信托銀行倒閉,加之杜南在創(chuàng)會活動中的巨大經(jīng)濟投入,使他背上了數(shù)百萬法郎的債務,跌入貧窮的深淵。從此,他在車站度夜,在面包房前徘徊,成了乞丐般的窮人。即使這樣,他仍不改初衷,繼續(xù)為改善戰(zhàn)俘待遇而奔波全歐及戰(zhàn)場。以致他在倫敦的一次演講中,因營養(yǎng)不良昏倒在講臺上。在巴黎公社期間,他從巴黎聯(lián)邦爪牙手中,營救出許多難民。他冒險從凡爾賽軍隊屠刀下拯救了許多無辜市民。忘我的事業(yè)心和敬業(yè)精神,使他心力交瘁、貧窮潦倒、漂泊天涯。后來,杜南因貧病交加而逐漸消聲匿跡。人們都以為他死于戰(zhàn)爭的混亂中。但傷員卻因杜南倡導創(chuàng)立的事業(yè)而獲得應有的救護,俘虜也因此而受到人道主義的待遇。國際紅十字會已在全球成為知名組織,并建立了許多分支機構和各國組織。
事隔28年后的1895年,記者博恩布格爾的獨家專稿,震驚全球:“杜南沒有死,他還孤獨地活在瑞士海登醫(yī)院!”這位紅十字創(chuàng)始人,是靠著家人的微薄救濟,度過了28個慘淡春秋。當年英俊的小伙子現(xiàn)在已變成病態(tài)蒼老的老頭兒!
于是,杜南再次成為世界名人。
1901年,亨利·杜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他把全部獎金捐給了慈善團體,在病房中繼續(xù)著自己的事業(yè),直到1910年10月30日去逝。
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將他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紅十字日。亨利·杜南永遠活在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