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藝
一般孩子對黑暗都存有懼怕的心理。如果家長引導不當,用黑暗或黑暗里有魔鬼等話來嚇唬孩子,那么孩子遇到黑暗會更緊張、更害怕。對于孩子怕黑,我們只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訓練,就能幫助孩子擺脫對黑暗的恐懼。這里有五則引導訓練孩子適應黑暗的游戲,您不妨在家庭試試。
一、鉆被窩
晚上睡覺前,可鼓勵孩子從被窩的這頭鉆到那頭。開始的時候,孩子對漆黑一團的被窩可能會感到害怕,家長可與他一起鉆,或者家長掀起被窩的另一頭,透一縷光,再讓孩子獨立地鉆爬過去。這個游戲適宜2歲左右的孩子,而且他們一旦玩上,會高興地反復玩。
二、“盲人”摸路
茶余飯后,找一塊布把孩子的眼睛蒙住,做做“盲人”。游戲開始,家長呼喚孩子的名字或學小動物叫,要求孩子循聲找去。當“盲人”——孩子順利地走到家長跟前時,家長再換個方位發(fā)出聲音,讓孩子繼續(xù)“摸”。此游戲適宜4歲左右的孩子,但游戲時間不宜過長,可以從蒙上眼睛5分鐘開始。蒙眼睛的布要清潔,不宜蒙得太緊。
三、推球過“隧道”
首先家長與孩子一起制作“隧
道,材料可用大的紙板箱(如冰箱盒、電視機、或大物件的盒)最好有兩只,用封箱條綁上,然后讓孩子用彩色粘紙或彩筆裝飾“隧道”外面。
游戲開始,先讓孩子徒手鉆過“隧道”,然而要求孩子推球過“隧道”,出“隧道”時,要孩子捧著球。這是鍛煉孩子在“黑暗”中仍不忘自己的“使命”。此種游戲會給孩子提供難忘的經驗,使他對聲音和光有一個新的認識。
四、勇敢的小鐵兵
晚上,在家中選一間房間,家長和孩子一起把布娃娃、長毛絨小動物放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或角落,并要求孩子記住,然后關燈一起出來。游戲開始,家長和孩子都自稱是小鐵兵(某動畫片中的角色),一起沖進房間去營救被關的小動物們,看誰救得快、救得多。游戲的規(guī)則是不能開燈,不能有任何的輔助光線。待孩子適應后,可讓孩子單獨進去“營救”,家長在外計時。此游戲適合4歲左右的孩子。游戲前,家長要清除該房間內有危險的物品,如瓶、罐、有棱角的物品。
五、藏貓貓
這是一個古老的游戲,玩過幾代人。晚上,家長可帶孩子在居家附近展開游戲。開始時,家長不能躲得太遠,以免孩子找不到而焦慮。玩一段時間后,家長可藏得遠一些。家長和孩子還可互換角色,讓孩子由被動尋找到主動躲藏,這既能增加孩子對游戲的興趣,又能增強他們的膽量,此游戲適應5歲以上的孩子,尤其是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