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虹
兒子一生下來,便成了“上班族”,每天早晨,一輛童車,一個小人兒,一大堆零零碎碎的東西,全副武裝,伴著我“上崗”。為了使兒子乖乖地呆在我身邊,不致哭鬧,我唯一能做的,只有給他讀書,童話、寓言、唐詩、兒歌,讀到找不出什么新花樣了,再重復著讀,久而久之,兒子“聽書”上了癮。沒上幼兒園的時候,什么地方都不愿去,就愛待在我身邊,聽我念書。等到上了幼兒園,每天晚上,就會搬出一大堆平時按他要求買來的兒童讀物:“媽媽,今天念五篇吧!”“五篇太多了。”我故意一臉苦相?!澳蔷湍钏钠!边@樣的討價還價,每天都要進行一次。重任在肩,為母者不敢怠慢,于是把兒子塞進被窩,便開始了童話世界的漫游。兒子很挑剔,如果念得不能抑揚頓挫,讓虎狼熊兔巫婆魔鬼之類各發(fā)其聲,讓他如身臨其境,兒子就會大聲抗議:“媽媽,這樣不好聽!”往往到最后,我是昏昏欲睡,可看看身邊的兒子,卻目光炯炯,精神抖擻,時不時還要插上一句:“媽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書“聽”得多了,兒子感染了濃濃的書卷氣。記得三歲時,我抱他到門外把尿,那天正下著小雨,兒子對著雨自言自語:“下雨了,嘀嘀嗒!”多富有詩意,而且瑯瑯上口,于是猛然意識到:這是兒子在作詩,這可是他作的第一首詩呀。
“聽書”也使兒子生出了想象的翅膀。一次兒子看到一個“達”字,非要我教他認這個字,因為讀了《早期教育》,知道過早地讓孩子認難字,弊多利少,便不去睬他。兒子想了一下,忽然心有所悟:“知道了!知道了!這是一只鴨子,馱了一個大。”兒子說得在理,我自然點頭稱是。又有一次,我?guī)鹤尤ビ霸郝犚魳窌?,唱歌的阿姨燙著很流行的發(fā)式,臉兩側各有一綹長長的卷發(fā)垂下來,兒子大喊:“媽媽快看,阿姨的頭發(fā)像一團團的方便面!”我和周圍的人都忍俊不禁。
平時吃東西,兒子也能吃出美妙的意境來。飯中和一些肉湯,中間攪開一個洞,說這是“我家門前的小池塘”。咬一口餅干,高高舉起,口中念念有詞:“月亮升起來了……”前幾天,我問兒子:“媽媽給你念了這么多故事,你能不能給媽媽講一個故事呢?”兒子竟然很爽快地回答:“當然可以啦!有一只老鼠名叫貝貝,有一次它從家里溜出去玩,碰到了一只狼,狼說:‘我要吃你。貝貝從口袋里掏出了一顆糖,乘狼吃糖的時候,貝貝一下子跑回了家,嚇得在媽媽面前哭了起來……”雖然情節(jié)簡單,卻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講得真好,你真棒!”我像幼兒園老師那樣給了他鼓勵,并說:“等你長大了,會讀會寫了,就編好多好多的童話,再寫給小朋友們看,好不好?”“好!”兒子的回答十分肯定。圖/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