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猷
周教授:
說到自己的怪癖,實在不好意思。
我六歲喪母。父親又娶了個女人(我的繼母)。繼母給我?guī)硪粋€姐姐,她比我大三歲。繼母常給姐姐買衣物,而我只能穿舊的。我自然是十分氣憤。于是便產生偷姐姐有而我沒有的衣物,并將偷來的東西悄悄扔掉,以此來報復繼母的不公平。后來凡是見到姐姐有而我沒有的東西就想偷,偷了之后便有一種滿足和愉快的感覺。進一步發(fā)展,見到他人有而我沒有的東西也想偷,甚至有時有不偷不行的感覺,直至上大學我已偷了七年。上了大學后越發(fā)不可收拾,我偷各種衣物用品,偷來就藏起來或者扔掉,很少使用,更不想賣錢(我并不缺錢)。每次偷后都十分愉快和滿足,但要是沒偷成功則會坐臥不安。我曾多次被同學和鄰居抓獲,甚至鄰居還把我扭送到派出所,自己也覺得挺沒面子。一個大學生,又是一個女孩子,竟然是小偷,自己也想不通,總想改,可就是改不了,十分痛苦,不知怎么辦才好……
周教授,請您幫幫我!
月紅
月紅小姐:
看了你的來信,我想你是患了“偷竊癖”。偷竊癖是一種反復出現(xiàn)的難以控制的偷竊沖動和行為?;歼@種病的人,常常需要通過偷竊來滿足其變態(tài)的心理需求。這種偷竊行為均無預謀,偷竊物品無明確的選擇性,什么方便就拿什么,甚至是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偷來后貯藏或扔掉,既不用,也不賣錢;偷竊都是單獨作案,無同伙。偷竊沖動似有一定的周期特點,當偷竊的欲望達到一定強度,患者便會不能自制而設法去偷。成功的偷竊會帶來一時的愉悅,一旦失利或受到懲罰也會十分傷感,但一般還不足以使其克服偷竊行為。雖然患者自己也非常清楚偷竊行為違反社會規(guī)范,不被社會包容,但又總是明知故犯,越是下決心克服越是難以克服,以至長期遷延,甚至終生難改。
偷竊癖患者人格上可以有一定的缺陷,多數比較自私;也可能有明確的早期心理創(chuàng)傷。由于你幼年喪母,缺乏母愛,不和諧的家庭使你的人格發(fā)展受到阻礙,或者行為孤僻,或者愛說謊話。開始偷竊時只是為了發(fā)泄你的不滿,進一步發(fā)展則使偷竊對象泛化,偷竊的動機由發(fā)泄不滿而轉為獲得快感,使偷竊行為得到支持,受到鼓勵。要克服偷竊行為,應在心理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精神分析治療,以理性認知評價偷竊行為,努力去修正幼年時的體驗,使偷后的滿足感和愉快感轉化為常人的羞恥感和痛苦感,從而從根本上克服偷竊癖。
在產生偷竊沖動或者偷竊行為時給患者以劣性刺激,以破壞因偷竊而帶來的滿足和愉快體驗,多次重復可以阻斷偷竊行為,這就是心理治療中常用的厭惡療法。可以在患者手腕上套幾根橡皮筋,有偷竊欲望時便用勁彈橡皮筋,造成疼痛,使患者對偷竊行為產生厭惡感。
患者應下最大的決心強化理性對意識和行為的控制力度,勇敢接受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法律)對偷竊行為的嚴厲制裁和懲處??梢詫懗鰶Q心書或者整改計劃,交給老師和同學監(jiān)督;或者采用“契約療法”,定下“軍令狀”,違約則受嚴懲。
患者可制定學習目標,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多參加社交娛樂等活動,充實生活,保持心情愉快。另外要少回憶往事,盡量避免與同學發(fā)生糾紛和隔閡,努力把自己融于集體之中,尤其是心情不悅時更要多與同學、朋友在一起。
必要時可在心理醫(yī)生指導下,選用抗抑郁劑治療。
祝你早日康復!
你的朋友: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