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姝
生命不能承受的氯氣
一名健康的日本家庭婦女,在家中打掃衛(wèi)生間時突然感到惡心乏力,暈了過去,鄰居發(fā)現(xiàn)之后,立即把她送往醫(yī)院搶救,可惜為時已晚,半小時后,這位家庭主婦停止了呼吸。法醫(yī)化驗死者的血液和胃液后得出結論:氯氣中毒,“罪魁禍首”竟然是出事現(xiàn)場殘留的家用洗滌劑、浴劑和潔廁粉等3類共5種清洗用品。原來這些洗滌劑中有3種是含有次氯酸鹽和氯烴化合物,另2種是酸性潔凈劑,氯烴化合物與酸性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后,產(chǎn)生氯氣、水和鹽,氯氣比空氣重,沉積在浴室的下部,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
我國也曾發(fā)生過類似的氯氣中毒事件,一名33歲家住天津的家庭主婦,在用潔廁靈和漂白粉清洗衛(wèi)生間后,因胸悶氣急,陣陣劇咳而被送到醫(yī)院搶救,診斷為肺部器官被氯氣嚴重燒傷。專家分析這是因為潔廁靈和漂白粉等其他清潔劑混用,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氯氣中毒。由此可見清潔劑的混合使用是萬萬要不得的。
單獨使用清潔劑安全嗎?
那么,單獨使用清潔劑就安全了嗎?80年代之后各類清潔劑頻頻進入百姓之家,因其使用方便,去污能力強,已成為家家戶戶的日用消費品,然而,也帶給人們一些苦惱。
洗滌劑中的有害物質一旦進入肝臟會損害肝線粒體,抑制肝氧化酶的活性,產(chǎn)生酸中毒。實驗證明一只老鼠吃下其體重每公斤一百毫克的洗滌劑,便會出現(xiàn)結腸、直腸炎及潰瘍、舌頭變得粗糙,味蕾失去功能。而我們使用洗滌劑洗凈碗碟時,都會殘留下一些,與食物一起吃進體內(nèi),所以還是少用洗滌劑為好。
如何正確使用清潔劑
人們實際使用清潔劑過程中往往很隨意,有些家庭主婦根本不稀釋,把清潔劑直接倒在海綿上擦洗器皿,這種做法是相當危險的。
一般來說,清潔劑要以1:5000的比例先稀釋,洗滌之后再用13倍水量來沖洗,不讓洗滌劑殘留在器皿上,如果是食用的碗筷,再次使用時最好用開水再沖洗一次以防萬一。
來一場家庭清潔的“復辟”運動
如果說各類清潔劑的出現(xiàn)是一場衛(wèi)生間與廚房的“革命”,而這場“革命”帶來的是人體的損傷和環(huán)境的污染的話,那么人類不妨重新起用清潔劑沒有問世以前自行研制的清潔小常識,來一場家庭清潔的“復辟”運動。在現(xiàn)在的狀況下用一些土方法來替代清潔劑,可說是既省錢又安全,既不損害健康也不破壞環(huán)保的好主意。
代替洗滌靈:
洗水果時先把水果表面的污漬揉搓掉,然后把水果浸泡在鹽水中,半小時后再沖洗干凈,即可放心吃。
炒菜鍋用久了,燒焦的油垢會逐漸積累,難以洗凈,將新鮮的梨皮放在菜鍋里加水煮,燒焦的油垢便會自然脫落,極易刷凈。
用桔子皮蘸點細鹽,擦拭陶瓷器皿上的污垢,極易除凈。鍋久煮會變黑,用此法可潔白如新。
對咖啡壺內(nèi)壁的棕色痕跡,只要放入幾塊碎冰和少許食鹽反復搖洗擦拭,便能除盡痕跡。
用搗碎的番茄加水同鋁制品一齊放在鍋里煮,煮出的果酸可使鋁制品去除污垢,恢復光澤。
將蛋殼燒成灰,可用來擦搪瓷、陶器等。
碎蛋殼放入玻璃瓶沖洗,可去油污積垢。
熱水瓶中的水垢,可用兩個蛋殼搗碎放入,加少許熱水用力搖動,可使瓶膽水垢清除。
鍋燒焦后,可用小刀或菜刀輕輕地把焦垢刮除,注意不要刮損鍋,然后再用少許酒精,拿刷子沾油來刷,這樣即可除盡。
茶具沾有茶垢時,可用細鹽擦洗,將熟石灰調(diào)成糊狀擦拭,用堿擦洗,用軟布蘸牙膏擦洗,用香煙盒中的鋁箔擦拭。
煎過魚的鍋洗刷時可先倒點醋,再加熱開水,這樣就容易刷洗,再拿用過的茶葉擦洗鍋,即能去除鍋中的腥味。
代替潔廁靈:
在便具中倒入200—500毫升水,再放入阿斯匹林片,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臭味就會明顯消除。
每隔2—3天往便具中加10毫升雙氧水,臭味即除。
用檸檬汁和硼砂調(diào)成糊,倒入廁盆兩小時后擦凈。
用食用蘇打和硼砂加少許調(diào)成糊,再用刷子刷凈。
入睡前在尿具中點燃幾張廢紙,尿具中的氨臭味即可去除。
代替領潔凈:
衣服上有血漬,可用細鹽輕輕擦搓再放清水中漂洗干凈。
桌巾上如果不慎沾上醬油或果汁時,可立即將少許食鹽放在污漬上,過一會兒再洗,則污漬很容易消除。
若白衣上有污漬,換洗又來不及,可用嬰兒爽身粉在污漬上狠狠地擦一擦,污漬就不見了。
代替凈亮水:
擦玻璃時,可用一半醋加一半水調(diào)勻,放在噴壺內(nèi),噴在玻璃上隨噴隨用舊布或報紙團擦亮。
先用濕布擦一擦玻璃,然后用干凈的濕布沾一點白酒,稍用力在玻璃上擦,擦過后玻璃不僅干凈而且明亮。
將粉筆灰、石膏粉或石灰用水調(diào)勻后涂在玻璃上再用干布擦玻璃會干凈明亮。
代替碧麗珠:
家具用久了,上面的臟東西往往不易弄掉,可先用鹽水后用熱水擦拭,可翻舊還新。
木制家具有了污垢,用軟布沾少許牙膏擦拭,再用干布擦便能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