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三等
讀佛經。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
弟子不管瞪大了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枝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趙芙蓉摘自《深圳青年》1998年第12期)
點滴溫情
譯/李頌
(一)
護校開學的第二個月,教授給我們來了個突然的小測驗。不過我是個用功的好學生。這些問題對我來說輕而易舉,直到我讀到最后一道題:“每天清掃學校的女士叫什么名字?”我料定這是教授給我們開的玩笑。那個女清潔工我見過幾次,她高個子,黑頭發(fā),50來歲??墒俏以趺纯赡苤浪拿帜?我交了卷。沒有答最后一題。下課前。一個學生問起最后一題是否記分,被告知“絕對會記”。教授說道:“在你們的職業(yè)生涯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他們都值得你們去注意、關心,哪怕僅僅是微笑一下,問個好?!?/p>
這節(jié)課令我刻骨銘心。我也得知,那位女清潔工的名字叫多蘿茜。
(二)
清晨,我正像往常那樣散步,一輛大垃圾車停在了我身邊。我以為那司機要問路,他卻向我出示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個非常可愛的5歲男孩兒。
“這是我孫子杰樂米,”他說,“他躺在菲尼克斯醫(yī)院里,靠人工心臟生活?!蔽蚁胨窍胱屛揖杩?,就伸手去摸錢包??伤灰X,他說:“我向每一個我遇見的人請求他們?yōu)榻軜访锥\告。請你也為他禱告一次,好嗎?”
我做了。那天,我覺得自己面臨的問題好像沒那么嚴重了。
(三)
一天夜里11點半,一個上了年紀的黑人老婦女在阿拉巴馬高速公路邊忍受著瓢潑大雨的抽打。她的汽車壞在路旁,非常需要有人幫她。她已經渾身濕透,卻沒有車子停下。那是充滿種族歧視和沖突的六十年代。
一個年輕的白人停下來幫助她,他把她載到安全的地方,幫她聯(lián)系修車,最后送她上了出租車。她看上去一副非常著急的樣子。她記下了年輕人的地址,然后絕塵而去。
7天后,年輕人的房門被敲響了。打開門,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門外是一臺大落地電視和立體聲組合音響。上面貼著一張小紙條:
“親愛的詹姆斯先生,非常感謝你那夜在高速公路上伸手相助。那場大雨不僅澆濕了我的衣裳,而且直澆到我的心里,直到你的出現(xiàn)。由于你的幫助,我得以在我的丈夫去世前趕到他的身邊。為了你的慷慨助人,上帝祝福你?!?/p>
(韋志彪摘自1999年1月1日《青年參考》)
校園逸趣
曉之以理
有一天,某教授突然停止授課,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如果坐在中間談天的同學能像坐在后面打牌的男同學一樣安靜的話,那么坐在前面睡覺的女同學就不會被打擾了。
也算休息
考試前夕,照例要放幾天假復習。政治老師說:“你們做多了數(shù)、理、化的卷子,休息時背背政治?!被瘜W老師說:“你們背累了外語、政治,休息時可以做幾道化學題?!?/p>
前座的女孩似有所悟:“這樣看來,我們是一直在休息啦!”
(施峰推薦)
經典例句
上高中的時候,英語老師的英文水平頗高,無奈漢語不佳。
某日上課,老師講解“獨立結構”,舉出一則經典例句:“Our teachercomes into the classroom,book underarm.”然后在黑板上譯成中文:“老師走進教室,胯下夾著一本書。”
學生守則
剛入校時考學生守則,大家抄得天昏地暗,其中有兩條:
大學期間累計作弊兩次者勸其退學;
大學期間結婚者勸其退學。
俺眼睛不好,發(fā)下卷子才發(fā)現(xiàn)抄成了:大學期間累計結婚兩次者勸其退學。
(徐雯推薦)
小幽默
有個婦人老是叫她外孫做“文憑”。
一天,有人問她:“為什么叫外孫‘文憑?”
婦人答:“我送女兒去念大學,她畢業(yè)了帶回來的卻是這小家伙!”
一幫匪徒趁銀行關門之際沖進去打劫,當時銀行內只有一名出納員在埋頭算賬。匪徒把出納員綁起來,用布堵住他的嘴,然后分頭搜掠財物。
匪徒得手之后正要逃走,卻聽到出納員好像要說話的掙扎聲音。一名匪徒把出納員嘴里的布扯了出來,想知道他要說什么。
“請你們行個好,”出納員喘了口氣說,“帶走這本賬簿。我虧空了50萬元?!?/p>
母女倆乘出租車經過市中心,女兒瞥見有些妖艷女人站在街角,便問媽媽:“她們在干什么?”
“她們等丈夫下班一起吃晚飯?!眿寢尨?。
“老天!”,出租車司機忍不住插嘴,“太太,你應該說實話。她們是妓女,在等嫖客光顧!”
“妓女會生孩子嗎?”女兒又好奇地問媽媽。
“當然會,”媽媽沒好氣地回答,“不然誰來當出租車司機?”
(詹妮摘自《讀者文摘》中文版)
錢鐘書妙語輯錄
□這兒是我的祖國,這兒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我還是留在這兒做自己的一份事情好。
□讀書人如叫驢推磨,苦累了,抬起頭來嘶叫兩三聲。然后又老老實實低下頭去,亦復踏陳跡也。
□年輕人,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輕人需要的是充實思想,要多層次、多方位去思維。
□朋友有錢,我們需要他的錢;朋友有米,我們缺乏的是他的米。我們也許需要真正的朋友,不過我們的真正需要不是朋友。
□水是流通的,但也可能阻隔,“君家門前水,我家門前流”往往變成“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天下事是矛盾的,不普及就變成名貴。什么是“時髦”?就是不普及。一變普及就不“時髦”,這和人生、“圍城”的意義是一樣的。
□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還會迷信這東西嗎?
□目光放遠,萬事皆悲,目光放近,則自應樂觀,以求振作。
□我們對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劉子琦摘自《羊城晚報·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