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君
這兩年,街上流行起一種小發(fā)夾,款式精巧得不得了,顏色更是多得迷人眼,直把女孩子長長短短的秀發(fā)夾了個風情萬種。有一天突然就記起奶奶和她的閨中密友也有過似曾相識的打扮,便打開相冊,從50多年前的老照片上尋找時尚的印跡??刹?奶奶們的秀發(fā)像是特意用火鉗夾過,有點時下夾板燙發(fā)的膨松感,清一色地用了小發(fā)夾別于一側。驚詫于時尚輪回的同時,就有了新的感受。三位女子除了發(fā)型統(tǒng)一以外,還一律在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鏡,那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時尚的標志。一律的還有長袍下面隱隱露出锃亮的皮鞋,我知道奶奶(右一)的腳是纏過又放開的解放腳,也算是一雙屬于自己的腳,若是三寸金蓮的話是斷不能拿出來這般招搖的。有趣的是她們不僅衣飾一致,連站立的姿勢都是相同的,在今天看來,未免過于機械刻板,但在40年代的中國北方一個小縣城里,敢于扔掉長長的裹腳布走出家庭已屬不易,更不能要求其多樣化個性化。相反,這樣的雷同是不是更能表明一種攜起手來勇敢地追求美的心跡呢?如此看來,這張照片倒更像舊時代女子的時尚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