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妮
眼鏡使近視的女子憑空添了許多煩惱。
戴眼鏡的原因,一般來說是書讀多了加上用眼不當。在這個意義上,戴眼鏡也表示有文化,當然決不是說不戴眼鏡就表示沒文化,而只是說明不戴眼鏡的人個個都比較懂得如何科學用眼。
有文化,這本是好事,然而以方鴻漸的父親方老先生為代表的中國男人早有名言:女人念了幾句書最難駕馭,男人非比她高一層,不能和她平等匹配。這與美國人那句“不和戴眼鏡的女子調情”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東西方所見略同。
女子畢生的理想是美麗,眼鏡卻能輕而易舉地打擊這種理想。再漂亮的女人,一旦戴上眼鏡,其魅力至少打了6折。那些風華絕代的美人兒,那些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審美潮流的大眾偶像,盡管她們的美各呈異彩風格多樣,但唯一相同的是,她們絕不戴眼鏡。
眼鏡于女人有百害而只有一利,那就是絕不會有人誤認為你是風塵女子,但這有什么意義,我們要的是漂亮。眼鏡太限制人的氣質,再活潑生動的女子,戴上眼鏡也只剩下千篇一律的斯文沉靜,原先風情萬種的也只剩下幾十種了。
一位戴眼鏡的朋友曾氣急敗壞地說,她與男友親熱時,時常要先互相摘眼鏡。有時情不自禁臉湊到一起,還沒吻著,兩個眼鏡就先打架,很煞風景。
倒是不斷有勇敢的女子走上手術臺,接受準分子激光矯治近視的手術。雖然這是在角膜上動刀子,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與其讓美麗打折,或在猶豫和觀望中蹉跎時日,不如把心一橫。手術做得好的話,美麗就是不打折的了。 (李雪媛摘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