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華
在法國巴黎香舍麗榭大道盡頭有一座宏偉壯麗的巨大建筑。那是拿破侖時代(1806~1836年)為紀念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凱旋而建造的凱旋門。在高50米,寬45米的建筑上,四周飾滿了描繪帝王功績和重要戰(zhàn)斗場面的浮雕。其中右下側(cè)的那座浮雕,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并被取名為《馬賽曲》,整幢建筑古典悠久,精美絕倫。如今,離凱旋門不遠處另一座具有強烈時代感的巨型建筑引起了人們的普遍注意,這便是巴黎的“新凱旋門”(大門塔),一座線條簡潔、色彩明快的巨大方形建筑。遠遠望去,它似乎是一道門,上面沒有任何裝飾。新凱旋門高105米,寬90米,是老凱旋門的兩倍。整幢建筑用一種名為卡卡拉的粉色大理石和玻璃覆面,門洞里懸掛著一張“云”狀的巨大天幕。這是丹麥建筑師奧托·馮·斯魯瑞克森的杰作,于1989年竣工。這座建筑造型獨特,構(gòu)思巧妙,獨具匠心,它既是一座門,又是一幢別具特色的現(xiàn)代寫字樓。門內(nèi)的“腳手架”,實際上是四部供游人到達頂部觀景臺的上下電梯。充分顯示出現(xiàn)代建筑觀賞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的時代感。
新凱旋門前有一片寬闊的廣場,行人可以在整潔的廣場內(nèi)悠閑地行走,而沒有老凱旋門前那如流水般的車流。
在廣場前邊有一片綠茵茵的大草坪,邊上每隔幾米便有一張石凳,供行人坐下休息,雖然進入草坪沒有任何遮攔,卻不見有人出入,只見一群鴿子自由自在地在草坪上漫步。
在廣場旁的建筑物前,聳立著兩座大型立體派風格的雕塑,采用非傳統(tǒng)的手法和材料,在色彩上利用原始的三原色,使這兩座雕塑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靜止的作品中注入生命、時間和動感。
新凱旋門別具一格的現(xiàn)代建筑風格,展現(xiàn)出了鮮明的時代氣息。
(責任編輯/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