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全
彌勒,別稱笑佛,據(jù)考是五代時的和尚,平時搭著布口袋行乞于市,感化世人,故又稱“布袋和尚”。他箕踞而坐于寺院第一進大殿(四大天王殿)的正中寶座上,在其袒胸露腹、手捻串珠、笑容可掬、生動有趣的坐像前,人們常常能欣賞到許多饒有情趣、耐人尋味的題聯(lián)。
福州白云峰涌泉寺聯(lián):“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應;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甚么由來?!痹撀?lián)用詼諧質(zhì)疑的口吻,向彌勒佛提問,讀來頗有趣味。此外,該寺還有兩副題彌勒佛的妙聯(lián),一是“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坦蕩蕩在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哺鼓腹,好同我共樂升平?!毕登捎魇朗?,勸人不要自尋煩惱,應抱樂觀態(tài)度。二為“手上只有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給誰是好;心中無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究竟為何理由。”該聯(lián)借彌勒佛之口,對求神拜佛者的愚昧和貪財作了絕妙的譏諷。
四川峨眉山靈巖寺有一聯(lián):“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客,容天容地,于己無所不容?!逼渚手幵谟趯⑷饲榕c哲理有機地融合,對常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有所啟迪。樂山凌云寺有一聯(lián):“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本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甭?lián)中共有9個“笑”和9個“觀”字,富有哲理與意趣,發(fā)人深思。成都寶光寺有一聯(lián):“你眉頭著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貧,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眾人開口笑;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吃穿,只進了包羅萬物,自然百事放寬心。”此聯(lián)借彌勒佛之口,勸誡世人樂觀豁達。
昆明華亭寺有一聯(lián):“青山之高,綠水之長,豈必佛方開口笑;徐行不困,穩(wěn)地不跌,無防人自縱心游?!贝寺?lián)從正面著筆,借彌勒佛笑眼觀山、看水、抒情、喻理、別具一格。而杭州靈隱寺飛來峰下的天王殿“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親仇,個中藏有幾許;開口便笑,笑世上悲歡離合,此處已無些須?!?、浙江鄞縣天童寺的“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笑容可掬,結(jié)成無量歡喜練。”、湖北當陽縣天泉寺的“大肚能容,色含色相;慈顏常開,指示迷途。”、河南洛陽白馬寺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世事紛紜,曾無了局;經(jīng)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甭?lián),則義另是一番風味。彌勒佛有二大特點,一是肚大過人,二是滿臉笑容。所有題聯(lián)幾乎都是圍繞這兩個特點,人們在賞析時仿佛領(lǐng)略一場歷代文人雅士的寫作大賽,看其比試高低。如臺灣江喜祗園的“大肚皮千人共見,何所有,何所不有;開口笑幾時休息,無一言,無一可言?!?、湖南衡陽羅漢寺的“大肚能容,問人間恩怨人。”北京潭柘寺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濟南千佛山興國禪寺的“笑到幾時方合口,坐來無日不開懷。”等等,這些詩聯(lián)緊扣現(xiàn)實,既表述了當今社會這些人與神的雙向關(guān)系,又增添了佛教人文景觀的吸引力。在旅游觀光中,全憑游人各自的人生體驗去細細品味這些彌勒題聯(lián),進而引發(fā)出種種聯(lián)想。
(責任編輯/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