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后,中國舉國憤怒,很快形成了全國性的抗議高潮。這種抗議一度延伸到經濟領域,北京的街頭甚至出現(xiàn)了“抵制美貨”、“少吃一個麥當勞,少一顆炸彈掉在你頭上”之類的標語。
緊接著,5月26日,美國公布《考克斯報告》,在指稱中國盜竊核機密的同時,也對涉及中美經貿關系的一些敏感問題,如美國的高科技輸出,提出對中國不利的建議。
當然,“抵制美貨”之類的過激口號并沒得到廣泛響應,考克斯的建議也不會立即成為美國政府的決策;但5月以來中美兩國的關系出現(xiàn)裂痕,確有可能對兩國經貿關系形成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清醒的聲音,需要再次把積極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的目標提出來。
不可意氣用事
中美在經濟上有許多共同利益。中美之間加強經貿往來,發(fā)展經濟合作關系,對兩國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從我們的國家利益出發(fā),在這個問題上不應猶豫和含混。
美國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伙伴之一。從貿易額來看,中美間的貿易總額占到中國外貿總額的40%左右(包括轉口貿易)。1989年以后,中國已經意識到,在貿易方面,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比較大,當時就提出要搞貿易伙伴多元化。但是過了10年,中美貿易份額并沒有減少,絕對數(shù)字一直是直線增長。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市場相對開放得多,而歐盟、日本的市場則相對比較封閉。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政策,最終也是在美國市場得益最多。在當前中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保持對美出口,對于穩(wěn)定經濟、保持增長、增加外匯收入,意義都是非常重大的。
除了市場之外,美國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對于中國經濟發(fā)展也相當重要。美國對華的協(xié)議投資額是463億美元,實際投入214億美元。以合同金額計,美國在華投資居世界各國對華投資中之首。而且,從技術含量的角度來看,美國對華投資的技術含量遠遠高于港臺地區(qū)和日本。
當然,美國也需要中國,因為雙方的經貿往來是互惠的。如果失去中國這個伙伴,別的不說,單是美國市場上的紡織品就要大幅度漲價。而且美國在中國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其戰(zhàn)略意圖是占有中國的廣大市場。美國商界和許多老百姓將來都能從這種合作中得到好處。
相比較而言,美國對中國在經貿領域的依存度不是很高。統(tǒng)計顯示,美國對華貿易只占其對外貿易額的3%到4%;美國在海外的投資也主要在北美、歐洲、日本,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在墨西哥等國。但近年來美國在華投資確實有很大增加,已經引起政府和國會的重視,許多老百姓對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也比過去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美兩國在經貿關系上一直有摩擦,但又一直在摩擦中不斷發(fā)展。當前對美國來說,無論從穩(wěn)定亞太地區(qū)的大局看,還是從維護其自身利益的需求看,還是會比較重視發(fā)展中美經貿關系的。但因其經濟上對中國的依存度不是很高,而自己的回旋余地較大,所以美國國內一些強硬勢力有較大機會出來鬧事,也會帶來相當阻力。而中國從自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出發(fā),必須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發(fā)展兩國經貿關系。在這里,我們需要一些小平同志一貫倡導的務實精神,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冷靜看待霸權主義
美國的對外經濟戰(zhàn)略和全球貿易政策共有四個層次,即單邊、雙邊、區(qū)域和多邊。這種結構是美國在其對外經濟關系上回旋余地較大的制度保證。
單邊層次的貿易政策是指美國不跟貿易伙伴討論,單方面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要求。比如301條款就屬于這個層次的貿易政策,該條款涉及到保護知識產權問題。美國對日本、歐盟和中國都曾經威脅過要使用301條款,單方面勒令對方在限定的時間內滿足其要求,否則就制裁。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國家都對美國作出讓步,而美國也作出相應的讓步,因此,301條款并沒有真正地使用過。因為美國所擁有的知識產權與高技術聯(lián)系緊密,而高技術又有一定的壟斷性,如果遭到制裁或反制裁,后果將是兩敗俱傷,制裁將使被制裁國失去獲得高新技術的機會,而反制裁將使美國失去高新技術的市場。
在雙邊層次上,中美之間最主要的就是“最惠國待遇”問題?,F(xiàn)在美國已經將每年一度的對華最惠國待遇審議與人權問題脫鉤,但是美國仍然能利用“最惠國待遇”問題卡中國。
在區(qū)域層次,美國是北美自由貿易區(qū)的盟主,在其主導的北美市場占優(yōu)勢。同時,美國對歐盟和尚未完全成形的亞太自由貿易區(qū),也有明顯的滲透能力。
從多邊層次來看,美國對國際經濟組織的控制力也非常顯著。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GATT)變成世界貿易組織(WTO),最主要的推動力就來自美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WTO更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與主要用于規(guī)范商品貿易的GATT相比,著力于規(guī)范服務貿易包括電信、金融業(yè)貿易的WTO更能保護美國的利益。此外,美國還在事實上控制了世界銀行,并且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有很大發(fā)言權。當前的國際競爭,除商品和貿易競爭外,更重要地表現(xiàn)為“游戲規(guī)則制定權”的競爭,美國在這場競爭中是最大的贏家。
美國在對外經濟戰(zhàn)略中,確實體現(xiàn)了濃重的霸權主義味道。我們對其霸權主義不能一味遷就屈從,在必要時當然必須斗爭和揭露。同時也應當承認,這種霸權主義是建立在經濟實力的基礎上的。比如美國搞單邊制裁顯得很霸道,不給人以談判余地,但確實因為它在高科技領域有絕對優(yōu)勢。因此,在強調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我們還是要通過對話和協(xié)商,謀求與美國多層次的經濟合作。
融入世界經濟主流
當前維護、發(fā)展中美經貿關系,我覺得首要的是必須把政治和經濟分開來。盡管“抵制美貨”這樣的口號并沒有廣泛流行并成為事實,但這種過去20多年來都沒有說過的話公然提出來,影響就很壞。必須看到,轟炸中國大使館首先是個政治事件,而不是經濟事件。它并不符合美國商人的利益,也不符合大多數(shù)美國人民的利益,不能把美商和美國人民都當成自己的敵人,更不能以排外的、極端民族主義的“義和團”方式來處理經濟問題。
美國在華企業(yè)和貿易機構是中美經濟關系的基石。他們和中國有共同的利益,比如每年美國國會討論對華最惠國待遇時,在華的美資公司都能做一些游說工作。要維護中美關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穩(wěn)定它們,不能搞抵制美貨,不能卡美資企業(yè),而且要歡迎更多的美國人到中國來投資,讓更多的美國企業(yè)和中國坐在同一條船上,以便為中美關系奠定一個更為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相當一批美國的利益集團對中國比較友好,比如美國商會??梢栽趯γ啦呗陨隙嗦犅犓麄兊囊庖?,通過與他們的合作和溝通,吸引更多的美國公司到中國來,進一步加強中美的經濟合作。
中國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身份有助于中國對國際政治保持相當?shù)挠绊懥?。同樣的道理,如果中國能加入更多的國際經濟組織,也會有助于中國對國際經濟問題保持更大的影響力。WTO就是一個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自從出了個轟炸大使館事件后,反對加入WTO的聲音變大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F(xiàn)在看來,加入WTO這樣的多邊機構已經不僅僅是個開放的問題了,而是要融入世界經濟的主流的問題,是為中國爭取對國際經濟施加影響的重大機會。在這樣的事情上,我們是退讓不得的。
在發(fā)生了使館被炸事件的悲劇后,我們應該更加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更加堅定不移地改革和開放。循此之路,以新的緊迫感推進改革,我們期待更早地見到一個強大的、有經濟實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