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露
一年前已是桂花飄香的9月,我才從昆明的家中回到了成都。躺在臥鋪上眺望窗外跳動的景物,我知道離成都越來越近,心中卻一點底也沒有。
在成都讀大學的時候,我還算個優(yōu)秀學生,現(xiàn)在同學們大都走上工作崗位,而我可以說一無所有:學校檔案沒提,黨員組織關系沒轉,沒有工作、房子。臨別時母親對我說:“不行就回來?!钡鷣砭途髲姷奈乙严聸Q心在成都立足。
要立足首先要找處住房,我從同學那里借了輛自行車滿街逛,最后在城市的東邊找了一套二居的房子。正巧好友潔打來電話,她在電臺上班也在找住房,于是我和潔租下了這套房子。
房子找到了而工作依然無著落,到了第二個星期,老師說省電視臺有個節(jié)目,我可以去到那兒試試干上一段時間。第二天看了那一疊寫滿“光輝歷史”的材料,新聞部領導安排我進了《晚間報道》節(jié)目組。
剛開始的工作是看書報加深業(yè)務學習,或者跟著“老前輩”出去采訪,背電池拿照明燈。后來我開始出鏡采訪了,雖然只有側面但總算露了“半個臉”。也有不順的時候,可能我的“慧根”不夠,面對編輯機上的“按紐們”實在無法操縱自如,老師一聲令下我便退居了二線。
不過,“英雄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一天拍完新聞回臺后找不到播音員,在場的所有人都試了一圈最后讓我也試試“一試敲定”,于是我開始給我們節(jié)目配口播了。
成都的上空永遠是分不清四季的灰濛濛一片,不鮮明猶如我的心情。說不清楚是喜還是憂。直覺告訴我存在于心中的自信和堅強一點點的被吞噬,現(xiàn)實中我還是個漂泊的人,離心中夢想的海岸越發(fā)遠了。于是,我決定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一下境遇。
1996年9月份,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參加了現(xiàn)在單位的考試,沒想到一路過關斬將,直到12月份最后一輪面試,我才知道我要去的單位在省委,后來便在《黨建內(nèi)參》當了一名記者兼編輯。
告別了話筒和攝像機,操起了筆桿和直尺,人生有時真的好有意思。我從未想過會當一名文字工作者,剛到時還真有點不適應。每天坐在辦公室看報編稿,有時嗓子癢癢也時不時哼上幾首歌,可能工作了幾個月后我才進入了角色。機關工作要莊重、嚴謹,工作一年了,性格多多少少有點變化,不愛出去參加party了,也不像以前那樣一到周末就出去玩。多數(shù)時候呆在家里聽音樂、看書、看電視。每天上班下班,混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正如都市里所有人一樣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年少的輕狂漸漸地抹去,我知道每一個角色的真實生活都是平淡的。
1997年7月,我收到了中國新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意味著我可以到從小就向往的北京了,9月又是桂花飄香的季節(jié),我依然在南方的這座城市,我希望選擇是正確的。
“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后悔”,我只想對那些同我一樣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朋友們說一句:“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楊光摘自《女性研究》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