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欣葆
父親是個農(nóng)民,兼做木匠。他已經(jīng)84歲了,還是閑不住。父親不識字,但日常儉樸的生活養(yǎng)成了他良好的健康習慣。他心情平和,樂觀開朗,喜食粗食,很少吸煙,每天喝少量的酒。他從不打拳練功,卻經(jīng)常騎著他心愛的“坐騎”——老頭三輪車到處轉(zhuǎn)悠。
10年前的一天,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父親鄭重其事地對我說:“我要去買一輛自行車?!?/p>
我奇怪地問:“你買自行車干啥?”
父親興致勃勃地說:“我要學騎自行車?!?/p>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70多歲的父親還雄心勃勃地想學騎自行車。俗話說,“60歲學打拳?!币咽峭砹?,父親70歲卻還要學騎自行車,是不是他一時童心萌發(fā),心血來潮?我耐心地對他說:“你過去從未碰過自行車,現(xiàn)在年紀已經(jīng)這么大了,頭腦反應和手腳總不是那么靈活了,如今路上的汽車、摩托車很多,如遇緊急情況怎么辦?”
父親毫不妥協(xié)地說:“常騎車活動活動有益健康。來去也方便?!?/p>
父親要學騎自行車的想法得到全家上下的一致反對,但他頑固地堅持他的立場,一定要買一輛兩輪的“坐騎”。經(jīng)過全家多次討論,雙方都退了一步,達成“共識”,為父親組裝一輛三輪的“坐騎”。
父親早就躍躍欲試了,待車子一裝好,他就騎上去踩了起來。哪知“坐騎”不聽他使喚,好幾次闖入了路邊的水田里。父親毫不泄氣,興致比小青年還高,經(jīng)過一段時間艱苦訓練,“坐騎”漸漸聽他使喚了,他把它視為心愛之物。從此,父親經(jīng)常騎著它上街、走親戚,一騎十多年過去了。車輪不知換了多少回,一些零件也早已更新?lián)Q代了,父親還是騎著它。父親不懂得太多的健身知識,不知道還有“生命在于運動”這句名言,但他常說:“騎車心情舒坦,舒筋活血?!?/p>
父親以他那樸素的話語,講出了他的感受。他的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讓愛活動的他整天在家“養(yǎng)老”,什么事情也不干,肯定會養(yǎng)出毛病來。父親在漫漫人生路跋涉了這么多年,艱苦的生活養(yǎng)成了他勤勞的習慣,不讓他活動他是受不了的。孤獨寂寞對老年人身體不利。
我家遷到城里后,父親仍然喜歡和我弟住在鄉(xiāng)下。星期日早晨,悅耳的門鈴聲“?!恕币豁?,我和妻子很快就判斷出這是父親在按門鈴。開門一看,果然是風塵仆仆的父親。他用他那輛跟隨他多年的“坐騎”,為我們送來了他親手種的帶著晶瑩露珠的新鮮蔬菜,帶來了老父對我們無以倫比的關愛。我們看著已經(jīng)騎了一個多小時車趕來的父親,常常感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內(nèi)心不由升起一種深深的愧疚。妻子常燒一些父親喜歡的菜肴,聊表對長輩的一點孝敬之意。父親的健康是我們子女的福分。老家有個鄰居才剛剛60歲,每年中的大半時間是在醫(yī)院中度過的,子女花錢且不說,平時工作繁忙,還要輪流陪病人。
父親畢竟是84歲的人了,他騎車我總不放心,但又不忍心硬要讓他丟下心愛的“坐騎”。我能作些什么呢,只有常叮囑他悠著點。祝愿父親平安幸福,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