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出了不少名人,演藝界的、體育界的、文化界的……而隨著名人出來的就是關(guān)于名人的各種新聞,這類新聞大致又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捧名人,就是那種把名人的爛瘡疤寫得爛若桃花、把名人的狗皮膏藥說成是靈丹妙藥的那類;另一類是罵名人的,即視名人如仇敵,如落水狗,須痛打才解氣,聞到名人的一點腥臭即窮追不舍,非讓名人下不來臺的,是謂捧;再有一類就是非捧非棒,即那些諸如“某名人長了幾個雞眼”“某史人的襪子為什么5天才洗一次”一燈讓人搞不清作者到底與名人間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的東西。
前一陣子又看了一則新聞,倒讓我無法給它歸類了。那新聞?wù)f嫁給海外富商的國內(nèi)某女明星,在出席某國際電影節(jié)的開幕式時,全身上下掛滿珠寶,據(jù)說總價值超過幾千萬元。作者感慨不已,說穿戴價值如此昂貴的珠寶,并不能體現(xiàn)出一個藝術(shù)家的身分,反倒說明該名人品位或是修養(yǎng)不夠,并對此大感失望云云。
看來作者對這女名人的期望值是太高了。
她能代表誰?代表中國人?恐怕她是難以承受這么高的榮譽。代表中國電影界、或是中國的演藝界?論資歷、論才能、論成績,恐怕她也排不上號。她不過是出道幾年,演了幾部出名的電影,她誰也不能代表。她僅僅是一個演員而已。僅此而已。我們的某些名人,大都如此。
我們對名人大約是抱了太高的期望或是幻想,總希望他們更能像我們心目中的名人。名人怎么能偷稅呢?名人怎么能撒野打人呢?名人怎么能……其實,名人并非道德楷模,我們的名人們倒是有一句話說得很實在(當(dāng)然,他們是用另一種語氣說的):“我們也是人。”如果有一天,從我們的名人堆里抓出幾個流氓無賴來,你也根本就用不著大驚小怪。
對某些名人寄予過高的期望,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的心態(tài),而對他們過于關(guān)注,實在是抬舉他們了。
廣東深圳張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