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小老板的苦惱,多少青年朋友加入到討論之中,他們或言辭激烈,或出計獻策,在一封封信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顆顆赤誠之心?!跋肷姘l(fā)展,就要把自己變得丑惡些嗎?”這一提問一時讓我們陷入矛盾之中。放棄生存發(fā)展,這無異于放棄做人的權(quán)利,這絕不是我們的選擇??墒牵虼宋覀兙涂梢园炎约鹤兊贸髳盒﹩??這與生存發(fā)展一定有必然的聯(lián)系嗎?做出否定的回答是很容易的,但這不能消除小老板以及許多青年朋友的困惑。因為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是清水一潭,我們所有的選擇很難做到非此即彼的簡單明了。當我們面對丑惡說一聲“不”的時候,可能也就意味著我們將失去一次也許是一生難得的發(fā)展機會。我們要選擇,要決定,因此苦惱和矛盾。
在理論上找到明確的答案是容易的,可是當面對一個具體得足以影響未來生活的事情的時候,選擇是艱難的。我們是普通人,沒有太多的資本供我們利用,在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違背做人的初衷,讓自己的良知暫時回避。小老板是這樣,許多人也是這樣。只是之后,內(nèi)心的痛苦讓自己時時不安,總要問自己真的能容忍這些嗎?所以,我們請青年朋友一同來思考,來面對,來激發(fā)我們內(nèi)心的勇氣。如我們最開始時所說的,沒有勇氣和坦誠,不敢面對現(xiàn)實面對陽光,長了霉的心靈最終會腐爛的。我們面對了現(xiàn)實,也坦白了自己的內(nèi)心,可是這樣就可以解除心中的矛盾和疑惑了嗎?顯然不是。從原則上說,我們誰也不會原諒丑惡,更不會放棄發(fā)展,這在道理上也許講不通,但是我們要尋找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就可能使明明白白的道理打一些折扣。這是現(xiàn)實,許多朋友在來信中都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但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堅持那一種原則,盡可能的,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遺憾,因為丑惡不能原諒,發(fā)展更不能放棄。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找到更有效更能讓人接受的說法嗎?
感謝所有關(guān)注這次討論的青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