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香
那位小老板的痛苦或許代表了眾多年輕人的一種心態(tài)。剛出校門時,很多人正直,積極向上,以為世界上是一片陽光??墒?,當真的進入社會,為生活奔波時,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與理想仿佛是兩個世界。那些自私甚至丑惡的人并不是都很快受到懲罰,有的生活得還很自在輕松??墒?,你不是個壞人,你有良知,有自己的價值觀,要你去學他們,你又辦不到。即使你學了,也只會更加痛苦,你會瞧不起自己,厭惡自己,或許永遠也不會原諒自己。這是一種矛盾,怎么解決?我們無法否認,那位小老板所講述的丑惡現(xiàn)象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絕不是用“少數(shù)”一詞可以忽略的。我也曾因此痛苦,曾問自己:“一個好人眼中的壞人是壞人,那么一個壞人眼中的好人是什么呢?”也許只是傻瓜一個。難道就因為這些,我們就一定要把自己變得丑惡些才行嗎?我努力地想,自己這一生想要的是什么?到底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是不是真的要在生活中變得如有人所說的那樣“懂事”,寧肯丟掉那最純潔可愛的東西才是我所需要的生活?我最終告訴自己:不這不是我所要的。我讓自己記住,無論生活怎樣變化,都要在心中留一片凈土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