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平
在10年的探傷工生涯中,他創(chuàng)出了12萬只輪對探傷無事故的輝煌業(yè)績。12萬只輪對托起的是3萬節(jié)安全行駛的車廂
1987年4月7日,離洛陽市100多里處,一列貨車正在全速行駛。列車駛過一座涵洞后,上了一座鐵路橋。離開大橋不到80米,發(fā)生了切軸。輪軸從中間斷裂,兩只輪餅被拋向兩側(cè)。路基的一邊是黃河大堤。于是,一只輪餅便帶著半截輪軸從路基上飛速滾下大堤,勢不可當。堤下正好有一戶人家。輪餅在這戶人家的屋墻上撞出一個大洞,飛落堂屋中間。幸好,屋里沒有人;也幸好,那是一列貨車,雖機車出軌,多節(jié)車廂被毀,卻沒有人員傷亡。事后,更有人慶幸:切軸沒有發(fā)生在涵洞里或大橋上,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一個月后,陳劍峰從上海鐵路局金華司機學校畢業(yè),分配到蚌埠鐵路分局淮南車輛段做了一名探傷工。進段的第一天,段里負責技術(shù)培訓的技術(shù)員就給他講了不久前發(fā)生在洛陽的那次切軸事故。聽完技術(shù)員的講述,陳劍峰就有點頭皮發(fā)麻,好像那只巨大的輪餅正在他的頭頂飛速轉(zhuǎn)動。
車間里,擺放著許多輪對。技術(shù)員指著連接輪餅的輪軸說:“看,列車所有的事故大多發(fā)端于這根輪軸。即使是一條毫不起眼的小裂紋,也有可能在列車的高速運動中發(fā)生冷、熱切軸。輕則車廂被毀,重則列車顛覆。作為一名探傷工,你的天職就是決不能讓一條斷、裂紋從你眼前溜過去。責任重大??!”
陳劍峰點點頭。
技術(shù)員看一眼陳劍峰,繼續(xù)講解。他或許不會想到,在此后的10年時間里,站在他面前的這個白凈、靦腆的小伙子,會一口氣創(chuàng)下輪對探傷12萬只無事故的輝煌業(yè)績。一節(jié)車廂有4只輪對,12萬只輪對托起的,就是整整3萬節(jié)車廂,3萬節(jié)安全行駛的車廂!
陳劍峰在學校里的專業(yè)原本不是探傷。他學的車輛專業(yè)包括列檢、鉗工、外制動等幾門主課,只在“列檢”里有一個章節(jié)提到過探傷,篇幅不足半頁。所以,當一名探傷工,也就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頭學起。車間里有一個帶他的師傅。師傅很快就喜歡上了這位新徒弟。新徒弟話很少,兩只眼睛卻從不閑著。師傅用探傷器給輪軸探傷時,他在邊上總是死死地盯著看,看探傷器怎樣在輪軸上移動,看磁粉如何在輪軸上撒得均勻……沒過幾天,他就請師傅讓他試試。左手探傷器、右手磁粉罐,往輪對前一站,居然操作得有模有樣。師傅看著就很高興,覺得這小徒弟還真靈光。慢慢地,師傅也就放開了手讓他自己干。
不僅是師傅,車間里其他人也都挺喜歡他,因為輪對探完的時候,他會到別的工序上去,給搞除銹、外檢、輪對卡的師傅們幫幫忙。開始時只是打個下手,后來當有的師傅因故不在崗,他還可以上去頂一陣子,活干得也很漂亮。
工作的環(huán)境很艱苦。他搞的是電磁探傷,使用的材料是磁粉。探傷時,他必須將磁粉均勻地撒在輪軸上,然后移動探傷器,使磁粉向裂紋處聚集。如輪軸上果有裂紋,磁粉便會在斷裂處形成一道磁痕。應(yīng)該說,對于電磁探傷工而言,磁粉簡直就是他們的火眼金睛。但磁粉又是極易擴散的粉狀微粒,如果車間里光線充足,你仔細觀察,就會看見空中散布著無數(shù)的粉粒,就像許多小精靈正在舞蹈。這些散布在空中的粉狀微粒,最愛去的地方,是探傷工的鼻孔和嘴巴,對探傷工的身體所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待檢的輪對每天上午8點左右到車間,先是在近100度的堿水里浸泡,再經(jīng)除銹后進入探傷程序。此時,輪對的溫度大約還保持在45—50度,即使在冬天,置身于幾十只這樣的輪對中間,也會讓人有要窒息的感覺。但陳劍峰卻不能停
止探傷,一刻也不能停止,因為從上一道工序下來的輪對正源源而來,如果他稍稍放松自已,不僅完不成一天的定額,還會影響到其他工序。
“探傷工真是很不容易?!辈稍L時,陳劍峰感慨地告訴我,“探傷時,我們的腰必須一直這么彎著,一天下來,感覺這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嗪屠圻€是小事,關(guān)鍵在于我們肩負的責任太大了。如果誤判,將一只好的輪對作廢品處理,國家就要為此承擔一萬多元的耗損;要是漏判了一道斷裂紋,就有可能發(fā)生列車顛覆的重大事故,給國家財產(chǎn)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10年來,這份巨大的責任感一直警策著我,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只進入車間的輪對?!?/p>
因為愛崗敬業(yè),陳劍峰成為一個典型;因為處身于一個和諧、向上的集體中,陳劍峰成為一個不倒的典型……
曾經(jīng)采寫過很多人物,我對那些經(jīng)歷曲折、身上有故事且?guī)в袧夂竦膫髌嫔实娜宋?,一直情有獨鐘,因為,這樣的人物比較好寫,極易入文。即使沒有一支生花妙筆,多少也是可以營造出些吸引和打動讀者的氛圍來的。
而陳劍峰身上顯然缺少故事,無論我在材料里怎么去尋找,還是很難找出些讓我耳熱心跳的情節(jié)來??梢哉f,見陳劍峰之前,我所知道的他,僅僅局限于下面這一組榮譽和稱號:1989、1990、1991連續(xù)三年被評為車輛段先進工作者;1992年被評為分局先進生產(chǎn)者;1993年被評為分局優(yōu)秀黨員、路局先進生產(chǎn)者,獲鐵道部火車頭獎?wù)拢?995年被評為分局優(yōu)秀黨員,獲“八五”十大杰出青年稱號;1996年獲分局“模范共產(chǎn)黨員”稱號和路局“優(yōu)秀共青團員”“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按理說,在這些堪稱輝煌的榮譽背后,肯定隱藏著許多故事。我曾經(jīng)一廂情愿地堅信這一點。但隨著采訪的深入,我漸漸打消了這一念頭。陳劍峰是靦腆而寡言的,除了偶爾談?wù)剝?nèi)心的感受,基本上都是我問的比他答的多。
“真的沒有什么故事。”車間里,他憨憨地、歉意地一笑,然后,彎下腰、低下頭,繼續(xù)為我演示輪對探傷。在輪對邊上,他顯得瀟灑自如,意興飛揚。或許,這才是那個真實的陳劍峰?
但是,我依然不愿意放棄。辛勤工作10年,得到了那么多的榮譽和表彰,在同伴中出類拔萃,這肯定會讓有些人心里不舒服,瞧著不順眼。按照我們常規(guī)的經(jīng)驗,這是一道很自然的推理公式?!澳敲?,跟周圍的人有過矛盾和沖突嗎?”于是我問。陳劍峰抬頭看看我,有點發(fā)愣。
“你看,你干得雖比別人多,但得到的榮譽也多。別人對你難免就會有些想法,因為你太突出,這樣,在工作中,在生活里,多少會有些摩擦吧!”我進一步循循善誘。
陳劍峰大約是明白了。他直起腰板,認真想了想,說:“我不知道說的對不對。以前有一個除銹工干活不太認真,輪對清除不到位,我跟他說過幾次,開始他不太高興,后來我們交流了多次?,F(xiàn)在他除銹除得特別干凈。就這?!?/p>
陳劍峰說得簡約,但我覺得這里面有故事。我后來又找了幾個人,才將這件事情搞清楚:探傷的前一道工序是除銹,除銹工必須將輪對表面清除干凈,否則,會影響到探傷的準確性。探傷工條例中有“四不探”,第一條就是“除銹不凈不探”。但有一位除銹工卻經(jīng)常不能將輪對清除干凈,陳劍峰就跑過去告訴他:“除銹不干凈會影響探傷的?!背P工聽了很不高興,認為陳劍峰是有意找茬兒?!拔乙郧岸际沁@么干的?!背P工說?!耙郧板e了,現(xiàn)在可不能再錯了?!标悇Ψ灞3种幌蚱胶偷恼Z調(diào),“你想,探傷工要是因為除銹不凈影響了探傷,讓哪一條斷裂紋蒙混過關(guān),那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可就大了?!?/p>
以后,陳劍峰常常有意和那位除銹工多聊幾句。有時,自己的活干完了,就跑過去幫一把手。他干活又快又干凈,這讓那位除銹工很驚訝。“你啥時學會除銹這活的?”除銹工問。“沒專門學過,平時抽空多琢磨唄!”陳劍峰說,手下不停。除銹工就有點不好意思,手下也加快了速度。讓一個探傷工幫他干除銹,而且干得甚至比他還好,他的臉上有點掛不住。
再往后,從這位除銹工手里出來的輪對,表面無不清潔、光亮,再沒有除銹不凈的情況發(fā)生。
去年6月,陳劍峰從修配車間調(diào)到輪軸車間,修配車間的工長帶眾人為他搞了個歡送宴會。宴會上,那位除銹工舉著酒杯對陳劍峰說:“如果我們之間曾經(jīng)有過什么不愉快,請不要掛在心里。”陳劍峰說:“都是為了把工作干好,能有啥不愉快的!”還是那么憨憨地一笑。
兩人喝了酒,又緊緊地握握手,都挺依依不舍的。那情景讓在場的工友感動不已。
以上是陳劍峰提供給我的最為精彩的一個故事?!捌渌木蜎]有什么了。我以前的車間和現(xiàn)在車間的領(lǐng)導、同事都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工作很融洽,也有一種努力上進的集體氛圍。所以,就沒什么矛盾和沖突?!标悇Ψ逭f。
這話我信。采訪中,我曾請車輛段的領(lǐng)導為我組織了一個小型座談會。參加座談的都是曾和陳劍峰長期共過事的車間領(lǐng)導、班組長和普通工人。提起陳劍峰,他們一律地褒之揚之,且言出由衷。
“劍峰是個好人,個性親切、平易,啥時候都一樣。技術(shù)過硬,又一專多能,他得火車頭獎?wù)?,大家覺得很自然。他不得誰得?”修配工陳思新說。
陳成林是陳劍峰現(xiàn)在的工長。他還能記得一年前上海鐵路局在杭州舉行的那次探傷工大賽。作為陳劍峰的工長,他也去了杭州。到那一看,他就犯起了嘀咕,因為來參賽的許多探傷工工齡都在30年以上,比陳劍峰年齡還大。陳成林說他那時一點信心都沒有,但結(jié)果卻是陳劍峰一舉奪標。比賽時陳劍峰在一根輪軸上發(fā)現(xiàn)了一條長100毫米的縱裂紋,大賽評委令他用扁鏟將其鏟掉,深度為1毫米。陳劍峰很快就完成了,那條
100毫米長、1毫米深的凹槽,平整、光滑,就跟機器做出來似的?!笆潞笪也胖?,劍峰為了練成這手絕活,他拿扁鏟的左手背曾被鐵錘砸過無數(shù)次,一只手差點廢了。”朱彪是陳劍峰在修配車間的老工長?!岸卫镆{(diào)他時,我從心里不愿放他走。在車間,他根本不需要我這個當工長的多說一句話,因為他眼里有活,而且活干得漂亮。自己的活干完了又去學干別的活,都很精。我車間里五六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缺人了,他都可以頂上去。這樣的工人我到哪里去找?說真的,要不是段里領(lǐng)導下命令,我是堅決不放他走的?!敝毂胝f。
通過這次座談會,我覺得我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陳劍峰自1989年成為勞模和典型之后,這么多年沒有遭遇波折,還不斷地更上層樓,完全得益于他所處身的工作環(huán)境。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加上自身的努力,才使他順利地步入今天的輝煌。當然,在陳劍峰成長的道路上,我也感受到了蚌埠鐵路分局團委對他無時不在的關(guān)愛和幫助。
沿著一條尋常的斜波路,陳劍峰風雨無陰地走了10年,終于走出一條不平凡的敬業(yè)之路,走出今日的輝煌!
在分局團委書記許亮的辦公桌上,我看到一本名為《我愛我崗》的小冊子。這其實是一本文章匯編,作者都是鐵路上的一線人員,有機車司機、修理工、列檢員、電纜工和信號工等。在文章里,他們講述了自己走上工作崗位后的種種經(jīng)歷、體會和感悟,表達了自己熱愛本職的心情意緒。文章風格一律平實樸素,但讀后,確實令人生出一絲感動。
“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潮流與時尚急劇多變。今天的青年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沖擊和誘惑。我們不知道變化起于何時,但變化確實發(fā)生了。他們盲目地熱衷于追逐潮流,卻在這種追逐里漸漸迷失了自我;他們沉醉于一夜暴富、一夕成名的神話中,卻不愿為此付出實實在在的心血和汗水。他們鄙薄勞動,鄙薄勞動技能;他們心浮氣躁,他們好高騖遠。這樣的青年,肯定是難成大器、難當大任的。必須在他們背上猛擊一掌:不要盲目地成為潮流和時尚的犧牲品!必須引導他們重新認識工作和勞動:工作著是幸福的,勞動是光榮的。在平凡的崗位上你可以實現(xiàn)自已的夢想。我主編《我愛我崗》,就是基于這一理念?!?/p>
我們談起陳劍峰。
“推出陳劍峰,包括1993年他要求入黨時我們及時向黨組織力薦,團委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的。我們覺得陳劍峰身上最可貴的品質(zhì),正體現(xiàn)在他對本職崗位的熱愛上。因為這份熱愛,他才能以極大的責任心對待每一只待探的輪對;因為這份熱愛,他才能樂此不疲地學習各種技能;也正因為這份熱愛,他才能從平凡的崗位走向不平凡:今天,在鐵道系統(tǒng)數(shù)百萬職工中,他已經(jīng)成為遠近聞名的人物,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這就是證明!”許亮說。
“分局黨委認為,團委對陳劍峰這個典型從考察、認定到推出的思路是正確的,經(jīng)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分局黨委書記汪淳對此予以了肯定。
每天早上,陳劍峰7點10分離開家,走20多分鐘的斜坡路到公交車站等車。這段斜坡路不算長,直線距離也就二三公里的樣子,但中間必須經(jīng)過一個名叫望峰崗的火車站和10個道岔,所以常常要多花不少時間。逢站里停上個三四趟列車的時候,陳劍峰就要暗暗叫苦,因為繞開這些車又得花掉他近20分鐘的時間。為應(yīng)付這一切,陳劍峰總是以競走的速度趕路。時間長了就成了一種習慣。戀愛時與女朋友散步,女朋友總是一路小跑著才能追得上。“你就不能慢點嗎?”女朋友憤怒地大叫。他就轉(zhuǎn)過身來,歉意地、憨憨地一笑:“我不是已經(jīng)很慢了嗎?”
在公交車上,數(shù)到第三個站牌時,他就要下車了。然后,步行5分鐘到單位。這時,離8點上班時間大約還有一刻鐘。收拾一下工作臺面,打點開水,上班時間也就到了。
中午有1個半小時可以休息。陳劍峰沒有午休的習慣,一般他都是坐在車
間里看書或者到別的班組,琢磨人家用的機器。他使用的只是1000型開合式探傷儀和3000型磁旋液探儀,但利用午休,他已先后熟練掌握了閉合式、馬蹄式和6000型滾軸探傷儀的原理和操作規(guī)程。
下午5點半下班,陳劍峰沿著早上來時的路回家。
——10年來,陳劍峰每天如是。今天,也就是1997年的10月17日,下午5點半,陳劍峰走出車間大門時,心情是放松而興奮的。中午時分,連續(xù)工作了3個多小時的他已經(jīng)很疲憊了。當探傷器移至輪軸中央部位時,一條不明顯的磁痕一晃而過。他揉揉眼睛,想仔細看看,卻又什么都沒發(fā)現(xiàn)。一位同伴這時跑來叫他:“快,打飯去!”“你先去,我再等等?!彼肓讼?,說。找來一塊砂布,他將輪軸徹底打磨了一遍,重新探傷。很快,他就在軸的中央找到了一條長80毫米、深6毫米的橫裂紋。下午,技術(shù)部門趕來鑒定,確認這是一條危害極大的隱患軸。
在車站等車時,陳劍峰嘴里哼著歌。每次發(fā)現(xiàn)了一條隱患軸,他都有一種莫名的愉悅。
公交車來了。
陣劍峰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