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春娟 王吉成等
在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曹雪芹花了大量筆墨描寫賈府猜制燈謎的趣事。據統(tǒng)計,全書共出現(xiàn)了27條燈謎,先后出現(xiàn)在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里。
從書中出現(xiàn)的燈謎來看,曹雪芹稱得上制謎高手。他借用燈謎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表現(xiàn)書中人物的性格品德,有些還暗示了人物的遭遇和結局。我們不妨就第22回中的部分燈謎做些賞析。
賈府“四春”所制燈謎分別為:
元春:“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迎春:“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整日亂紛紛?只為陰陽數(shù)不通?!?;探春:“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惜春:“前身色相總無成,不聽菱歌聽佛經。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敝i底分別為:爆竹、算盤、風箏、佛前海燈(供奉于寺廟佛像前的一種大油燈)。
元春的燈謎暗示了她的年少夭折,其命運就像爆竹一樣,“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蓖瑫r也隱喻了賈府的榮華富貴如過眼云煙,不過是瞬息顯耀而已。迎春的燈謎,謎面、謎底均表現(xiàn)了她的膽小懦弱,預示了她日后遭受孫紹祖折磨的命運。探春的燈謎,象征著她被迫遠嫁,似風箏一樣飄落他鄉(xiāng)。而惜春的燈謎,則是她后來出家為尼,“不聽菱歌聽佛繹”,終日面對黃卷青燈生活的圖畫。
再看林黛玉所制的燈謎:“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兩無緣。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不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敝i底:更香(一種用于測知時辰的篆文形香)。此謎以更香的縷縷煙散,暗示了她與寶玉間的“木石前盟”,將被封建統(tǒng)治者所摧殘,同時隱喻了林姑娘香銷魂斷的悲慘結局。此謎還以更香的守時,來烘托她的孤獨、哀怨之情和堅貞之節(jié);以更香的孤煙來表現(xiàn)她那郁郁寡合的性格。
賈寶玉也制了一條燈謎:“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憂亦憂,象喜亦喜?!敝i底:鏡子。此謎是用人和鏡中人影,來暗示寶黛喜憂與共,二人心心相印。但同時也隱喻了他倆的愛情,如同鏡花水月那般虛無飄渺,其結果注定是有情人難成眷屬。
《紅樓夢》中的多數(shù)燈謎,妙在謎如其人,能與人物的人品、修養(yǎng)對上號。如賈政所制“硯臺”謎:“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贝酥i前兩句活脫脫畫出了這個封建衛(wèi)道士又“臭”又硬、頑固不化的嘴臉。
作為賈府的“老祖宗”,賈母所制的燈謎僅一句話:“猴子身輕站樹梢。”謎底:荔枝。此謎集燈謎中的象形、會意、諧音等手法于一體,以“猴子”比喻荔枝的顏色;“站樹梢”會意為“立枝”,諧音作“荔枝”,還可諧音為“離枝”。這條燈謎為賈府“樹倒猢猻散”的最后衰敗崩潰結局,巧妙地埋下了伏筆。
謎目還是標細一點好
陸天倫
一則燈謎,謎目是指引猜者的路標。筆者認為,作者在標謎目時,還是標得細一點為好。
謎目標得細一點,猜者縮小了猜射范圍,中的機會就多一些。對舉辦者來說,也可避免一謎多底的毛病,引起不必要的尷尬。筆者曾在單位主持過一次謎會,其中有一條謎是:一(猜成語)原底是大有人在。誰知猜者各顯神通,答案有:接二連三、赤子之心、至高無上、大有人在。仔細考慮,發(fā)現(xiàn)都能扣合,獎品只有一件,沒辦法,只得自掏腰包。此謎如在標目時,標上猜成語一,首字3筆,就不會發(fā)生這種事了。
如今謎賽中,常有標歌詞一句。其實,古今中外的歌不知有多少,而這些歌中的詞一句,實在為難猜者了,更何況作者(或舉辦者)也不一定對古今中外的歌都熟悉,聰明的猜謎者只要把能扣合謎面的類似歌詞形式的一句話作答案,我想作者(舉辦者)也很難判斷其對與錯。要避免這種缺陷,唯一的辦法是把謎目標得細一點,如某電視劇插曲一句,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抗戰(zhàn)歌詞一句,或者索性標明歌名,豈不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