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中堯等
也談謎目的通俗化
邱中堯
謎目就像是路標,指引猜謎者的猜射思路,幫助猜破謎底。所以謎目要通俗化才能為大眾所理解。首先謎目本身所指的事物應(yīng)是大眾比較熟悉的內(nèi)容,太古太生僻的都不好。什么四書五經(jīng)之類的古書古文篇目或其中的某一句,最好不用。有時有些謎目雖指同一事物,但在不同情況下,卻可能有不同的名稱。這就要選用容易為大眾所熟悉的名稱標作謎目。舉個例子,《聊齋》的不少故事都拍成了同名電視劇或電影。如果我們?nèi)园阎i目標為“打《聊目》一”就不如標“打電視劇名一”或“打電影名一”更使人熟悉,容易猜中。另外,“聊目”在謎界中是約定俗成的,沒有問題。但在群眾性猜射活動中,許多人不一定清楚,應(yīng)標成“聊齋篇目名一”為好。
還有一些成語或俗語之類,本來出自古書古文,沒有必要故弄玄虛標成什么“打××(古書名)一句”來嚇唬人。比如“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出自《論語》,你標成“打《論語》一句”非把人嚇跑不成。你如標成“打六字成句”,說不定有人能猜出來。還有“兼聽則明”這個成語,你千萬別標成“打《資治通鑒》一句”,雖然這句話確實出自此書,但現(xiàn)在有多少人讀過呢,何況是來猜謎玩兒的,何苦去翻那些古書呢!這么標謎目豈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賞”!
謎目范圍的大小,有時也與燈謎能否更加通俗更加大眾化有很大關(guān)系。謎目太寬一般人很難捉摸。以唐詩而論,動不動就是五唐七唐一句,叫人大海撈針。如標明作者姓名,就讓人好捉摸了。筆者意見最好選用李白、杜甫、陸游或其他大家比較熟悉的詩人名句,不要太生僻了。為了更加通俗化,適應(yīng)更多的大眾興趣和知識面,謎目的范圍,我看宜小不宜大。好像給人指路,不要籠而統(tǒng)之一伸手:“向西!”最好說具體點兒,“前面第二個路口向西拐,”則問路人自然可以少走彎路。
長面短底謎
雷云慧
什么叫做燈謎的長面?我個人認為,謎面需要在二十字上下。長面分自撰和用成句兩種。自撰者如“請君來猜謎,不要多言不要走,且站在一旁,對著細想”,打一字“粗”。這是條老謎,膾炙人口。先從“謎”字著手,所謂請君來猜“謎”,“不要多言”去“言”字,“不要走”去走之旁,剩下“米”字,“‘且站在一旁”構(gòu)成“粗”字,對著“細”想,著重對“粗”字再點染一番。此謎中“且”字很重要,卻叫它做個副詞,為“站在一旁”作點綴,儼然一個閑字,所以迷惑人。
另一謎如“一人有點困難,四方都來支援,困難也就沒有了”,打一“器”字。“一人有點”為“犬”字,四個方格拱衛(wèi),形如齊來支援,成“器”字?!袄щy也就沒有了”把首句“困難”二字抵消掉。謎面雖長,卻無一字踏空,而造語流利,思想性強,卻是佳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