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亮
建國門外是北京城非常繁華的地段。劉德江的家就住在這里。賽特購物中心、國際大廈、友誼商店、凱萊大酒店距他家都不到5分鐘的路程。但都市的喧囂與繁華都與劉德江一家無關(guān)。他們住的是低矮破舊的平房,在那些高樓的后面。
走進(jìn)建國門外磚廠南巷8號院,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院里堆著的一些很多人可以稱之為“破爛兒”的東西,但這些都是劉德江的家產(chǎn)。兩間陰暗的小屋里,只有四張舊床和兩個小木柜,除此之外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
劉德江今年61歲,是原大紅門皮件三廠的職工,8年前病退在家。他的老伴王變云,幾年前得了一場腦血栓,現(xiàn)在每天躺在床上。他的三兒子今年30歲,患有嚴(yán)重的癲癇,沒有工作。只有他的小孫子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算是給這個家添了一絲生氣。
家里這四口人,要靠劉德江每月320元的退休金過日子。
家里有三個病人,劉德江說:“根本不敢想治病的事,現(xiàn)在吃飯都成問題。以前單位里的同志都開玩笑,說我是個好工人,為單位省了那么多藥費(fèi)。那時候,犯病了也不看,買點(diǎn)安眠藥,鎮(zhèn)靜藥,挺挺就過去了?,F(xiàn)在不行了,連安眠藥都漲價了,買不起。單位倒是能報銷70%的藥費(fèi),可是讓我上哪去找那30%?”
劉德江為幾粒安眠藥漲價而強(qiáng)忍著病痛折磨,他也知道離家不到500米的長安街上的一家著名的大商場正在出售幾千元一件的襯衫、幾萬元一瓶的洋酒。但長安街上越來越響的私家車的喇叭聲,傳不到高樓后面。
他今天早上又去了一趟菜市場,撿回菜販子們?nèi)拥囊焕τ贮S又蔫的小白菜、幾個西紅柿和幾根蔥。他說菜太貴了,這樣可以省些錢。一個就要收攤的菜販子,要把攤上剩下的最后一把又干又硬的豇豆賣給他,說是看他可憐,一斤多菜只要5毛錢。劉德江猶豫再三還是買下了,他要給小孫子換換口味。但他回來后才聽人說,市場上最好的豇豆也不過是這個價錢。
糧食是撿不來的,他說米和面都漲
價了。昨天一家四口吃了一斤掛面,算是改善生活。有時會三五天不吃飯。一盅散裝白酒,幾?;ㄉ?,一天就算過去了。當(dāng)然,倒不是一點(diǎn)糧食也沒有,只是看著這個家,他心里愁得慌。
8年前,三兒子與一個河北農(nóng)村的姑娘結(jié)婚了,但那姑娘生了一個孩子后,又離開了這個家。最近,劉德江一直為這個孩子的事著急。小孫子看起來很聰明,只是因?yàn)闆]有戶口,不能上學(xué)。劉德江和兒子幾次找到附近的一家小學(xué),校方提出的條件是:“上學(xué)可以,但要交一筆‘贊助費(fèi)?!边@個家到哪去找“贊助費(fèi)”呢?“沒有贊助費(fèi),明年再說吧?!毙7降膽B(tài)度非常明確。
明年,孩子就9歲了。
送我出來時,劉德江說:“街道現(xiàn)在要幫兒子辦個執(zhí)照,和別人搭伙,炸點(diǎn)油條賣。但是僅‘占地費(fèi)一項(xiàng)就要交700元,我到哪去找?另外,他的病說犯就犯,現(xiàn)在都不敢讓他到那邊去”,老劉抬手指了指南面的護(hù)城河:“怕他犯病,掉到河里。”
他還說,河對岸新蓋了一大片別墅和小洋樓,但他沒有去過。
(感謝北京朝陽區(qū)建外街道辦事處提供采訪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