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君所在的縣,近幾年年景不好,旱、澇、蟲、雹每年總得攤上一兩樣。但這并不影響駱君開會:“農業(yè)是我縣經(jīng)濟的基礎,是老百姓的飯碗,各方面都要盡一切努力,幫助農民抗旱(或澇、蟲、雹,因時而定),恢復生產自救,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壓倒一切的根本任務……”每年災害發(fā)生后,駱君都要出現(xiàn)在田間地頭,或是縣政府的會議室里,幾乎是一字不差地把這句話重復一遍。至于怎么“抗”,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鄉(xiāng)長、村長和農民的事。
年終的縣工作總結報告,駱君還是照例要把下面的話重復一遍:“……我縣干部群眾,面對災害,沒有退卻,全縣上下,齊心協(xié)力,抗災自救,大災之年獲得大豐收,糧食畝產達到×××公斤,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幾個大災之年的“大豐收”之后,餓著肚子的農民們總在私下里問:“那豐收的糧食都結在哪了?”有人說:“都結在駱縣長的嘴上了!”
山東師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