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則新聞,讓每個人的心里都感覺不太舒服:我們的首都成了美國的垃圾場,有人把幾十個集裝箱的美國生活垃圾,漂洋過海,運回國內,扔到北京了。
其實,幾年來有關“洋垃圾、洋破爛”的事情一直不少。有那么一些人專喜歡把外國人扔到垃圾箱里的破衣服,掛到國內的服裝攤上,穿在自己身上,雖然明知是一身破爛兒,可還是感覺領了風氣之先;有那么一些地方和企業(yè)的領導,不惜花大筆外匯,從國外買回人家淘汰甚至是報廢的機器,還號稱是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去年就聽說,有人已經把大量各國拒不收留的污染嚴重的外國垃圾“引進”到我國的西北地區(qū)了,沒想到今年更進一步,把洋垃圾扔到北京來了。
污穢不堪的洋垃圾絕沒有什么魔力,不過對于它的追隨者來說,一個“利”字當頭,還講什么國格、人格,講什么民族自尊。幾張鈔票就化一切神圣為虛無,化一切腐朽為“神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中國古話對洋垃圾的制造者好像沒有什么意義,因為這位“警察”最重要的一項副業(yè)就是“強制輸出”,從香煙到社會制度,從武器到民族戰(zhàn)爭……
有形的洋垃圾,我們看得見,要處理,要找到它的來源扔回去。
無形的洋垃圾呢?5月份還有另一則新聞,美國由于我們不接受他們的“意識形態(tài)輸出”,揚言對我國進行30億美元的貿易報復,但是我們有勇氣,也有能力進行反報復。
不該接受的,我們決不接受。
北京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