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奇 張漢林
“您好!這里是大學生熱線!”
自1992年10月4日起,一個親切的聲音從北師大心理系人中傳出。愛心、誠心、耐心、熱心、細心……心心相映。熱線以其奉獻精神吸引了人間最可貴的東西——信賴。熱線電話四面八方而來:師大、北大、清華,北京、山東、河北……不一而足;大學生、中學生、社會青年……形形色色。
大學生熱線的開通,贏得了各界人士的贊同:各大報刊相繼報道;熱線咨詢員幾次應邀前往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現(xiàn)場主持節(jié)目;還上了北京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美國的電臺也不失時機地報道了有關熱線的消息。
真正的百萬富翁往往是白手起家的。
熱線成立之初,一窮二白。沒有活動經(jīng)費,沒有錄音裝備,更沒有實踐的經(jīng)驗。一切從零開始。干吧!心理系人鋼牙一咬,以拓荒者的勇氣,行動起來。酒香不怕巷子深。為了使熱線電話號碼為世人所知,心理系人只能采取最傳統(tǒng)的方式——貼海報??少即蟮谋本┏莾?,小街接著大街,胡同連著胡同,各兄弟院校,零星散布。心理系人每天大街小巷不停地奔波。時值秋冬時節(jié),寒風凜冽,吹在臉上,是別樣地疼。書本與生活畢竟是兩回事,二十一二歲的年紀,生活閱歷并不豐富。怎么辦?學!請專家、教授臨時補灶,日夜查閱資料,互相切磋技巧……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按髮W生熱線開通,一舉兩得?!币晃蛔稍儐T如是說。4年艱辛的熱線生涯,幫助多少青年男女解除心理困擾,換來心靈的一碧萬里,尤其是磨煉了咨詢員自己。首先,作為心理系人,最大的愿望是專業(yè)知識得以致用。大學生熱線正好為理論與實踐結合找到了課題的主攻方向:戀愛、學習、人際關系無不為當代青年心理困擾之最大源處。其次,培養(yǎng)了一種面對生活的從容、忍耐、機敏、應變能力。不同的電話,需要不同的角色。從一種心理困擾走向另一種心理困擾,從一種精神狀態(tài)進入另一種精神狀態(tài),要的就是忍耐與從容。毫無預料的提問,不容猶豫的回復,要的是機敏的決斷與應變的迅速齊飛。
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難,知難不難。任重道遠的責任感,使熱線人心中倍添信心,讓2012288—2091走向世界。
一如既往,每周一至每周五晚6:30~9:30,熱線工作人員都守候在電話旁,等待著對您說:“您好!這里是大學生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