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華
謝國禎先生《江浙訪書記·寧波天一閣文物保存所藏書》云:“汪嗣著有《杜臆》一書,解釋杜少陵之詩頗能中其底蘊,為明末福建才智之士?!?258頁)
《杜臆》是歷代杜詩注本中成就較高的一種,但這一段話中有兩處錯誤。一是其作者姓王不姓汪(同頁上文亦誤作汪,但313頁謂曾得謝肇制小草齋詩話》殘本,“鈐有王嗣朱文印”,不誤)。其二,王氏系浙江鄞縣人而不是福建人。這一點向無異辭,可以查清初李鄴嗣《甬上耆舊傳》、全祖望《續(xù)甬上耆舊詩》卷四十四、光緒《鄞縣志》和民國《鄞縣通志》中的《王嗣傳》。謝先生為明清史專家,對明末清初之際史料的熟悉可以說罕有其匹。也許是由于浙江、福建都是抗清烽火燃燒得最烈、最持久的地區(qū),而王嗣又以抗節(jié)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聞名,因而致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