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介
奧斯丁一生寫了六部小說。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但西方文藝批評界普遍認為,奧斯丁筆下最完美、最高尚的女性是《勸導》中的安妮·艾略特。英國文學評論家約翰·貝利在為《簡·奧斯丁》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曾寫道:“小說中很少有像安妮·艾略特那樣得到我們如此疼愛、如此同情的女主人公。”奧斯丁作品研究者B.C.索瑟姆也說,“雖然安妮不一定是簡·奧斯丁的女主人公中最討人喜歡的一位,但肯定是最高尚的一位。”連奧斯丁本人在寫給友人范妮·奈特的信中談到《勸導》一書的創(chuàng)作時也說道:“你也許會喜歡這位女主人公的,因為我覺得她簡直是太美好了?!?/p>
安妮·艾略特是個溫柔的女性。她從不與人爭吵,遇事總讓人三分。但她的性格卻又是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這既表現(xiàn)在她勇于承受內心的痛苦,也表現(xiàn)在她臨危不亂,處事有方。
當然,安妮思想和性格的堅定性在她對弗雷德里克的愛情上表現(xiàn)得最為強烈。安妮雖然解除了同弗雷德里克的婚約,但對他的愛情并沒有消逝。她一直關注著報紙和其他方面的消息,想從中尋覓正在服役的溫特沃思上校的行蹤。就在這一時期,一位家境相當富裕的青年人向她求婚;被安妮拒絕了。后來,當弗雷德里克再度出現(xiàn)并打算移情于別的姑娘的時候,她還是那樣一往情深地傾聽著他的談話,回憶著他們之間往日的溫存,一聽到他可能遇到生命危險,就情不自禁地渾身顫抖。當她回到過去居住過的老屋,就想起當年他們兩人在那里度過的時光;當她遇到他的朋友,就想到如果他們兩人當時沒有廢除婚約,這些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了。即使親耳聽到弗雷德里克在別人面前抱怨自己,親眼看到他對自己的冷淡,看來自己已失去他的愛情時,安妮還是一反八年來冷漠的神情,變成了一位惹人喜愛的姑娘。她的美貌引起了她父親的繼承人艾略特先生的愛慕。當然,今后能成為老屋的永久的女主人,對安妮來說,也不是絲毫沒有吸引力。但她一想到弗雷德里克,就覺得爵位和資產(chǎn)是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她對哈維爾上校說的一段話,便是她忠貞愛情的剖白:“我認為女性的特權……是愛得最長久,甚至在愛情和希望已破滅時仍是如此。”安妮對愛情的堅貞受到奧斯丁滿腔熱情的贊揚。作家在書中寫道:“安妮浮想聯(lián)翩,心中充滿著對崇高愛情和永恒堅貞的憧憬。這種巴思的街上不可能有過的感情,幾乎足以在一路上起到凈化的作用,留下芬香?!?/p>
安妮當年與弗雷德里克解除婚約,雖然是聽從了拉塞爾夫人的勸導,但最終促使她下定這個決心的,還是出自對弗雷德里克的一片真情。她覺得,弗雷德里克當時沒有經(jīng)濟來源,生活沒有保障,馬上完婚是不可能的,長期拖下去又會成為弗雷德里克的負擔,因而決定犧牲自己的愛情,忍痛與弗雷德里克分手。
八年后,兩人再度相逢。弗雷德里克對她當年解除婚約的做法仍耿耿于懷。安妮看到這情景,內心是十分痛苦的,但她毫無怨恨之意,仍然處處為對方著想。當她看到弗雷德里克同時接受路易莎兩姐妹的青睞時,她并不嫉妒,心里所想的,就是他應該盡早拿定主意,“不要有損于他自己的聲譽”。在她的情敵路易莎摔傷之后,安妮也毫無幸災樂禍之心,仍然幫助弗雷德里克排優(yōu)解難。為了弗雷德里克,她甚至愿意“以超乎尋常的熱忱照看路易莎”。由此可見,在對待弗雷德里克本人以及對待弗雷德里克和路易莎的關系問題上,安妮絲毫沒有糾纏于個人的恩怨。她明明看到自己有可能永遠失去心上人,但她卻從沒有產(chǎn)生過要去離間他們的念頭,只是默默地為自己愛情的失去而痛惜。在日常交往中,安妮還要盡一切努力不讓人們覺察她以前曾同弗雷德里克有過一段戀情。
安妮在對待愛情和情敵這個人們生活中最敏感,也是最復雜的問題上所表示出的無私精神,是奧斯丁其他作品中的許多女主人公所不具備的。從精神境界來說,安妮確實令人敬佩。評論界之所以將安妮稱為是奧斯丁作品中最高尚的女性,正是贊美她的這種“杰出完美的思想境界”。
(《勸導》,裘因譯,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版,2.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