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圖
劉路新等譯〔美〕R·特里爾《毛澤東傳》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訂再版后記》云:“自一九八九年問世以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和青睞。”現(xiàn)在原譯文的基礎上,幾位譯者又“將全書重譯了一遍”,“補上了注釋部分”?!靶抻喸侔妗北疽延谝痪啪?年七月第四次印刷。
小者識小。由于時間緊迫,“修訂本”所補“注釋”工作量頗大,故疏漏之處不少。如,原著引用大量我國港、臺地區(qū)的有關資料,譯者無暇一一查核原文,導致不少作者大名以“音譯”代之;甚至連“左舜生”(第550頁)、“司馬長豐”(第542頁)均標注“音譯”字樣。
按,“左舜生”并非“音譯”,至于左氏為“何許人也”,翻翻社科辭靚書有關“國家主義派”、“醒獅派”、“中國青年黨”等條目,即可明
“司馬長豐”,又一位譯者譯作“司馬長風”(第543頁),是。司馬氏大作《中國新文學史》在大陸頗風行,惜其人其事,讀者知之甚少。前年我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臺版”時有一《前言》,現(xiàn)摘鈔如下,供讀者參考:
“司馬長風先生,原名胡欣平,又名胡靈雨、胡越,一九二0年生于哈爾濱,籍遼寧沈陽,國立西北大學畢業(yè)。一九四九年由廣州經(jīng)基隆去香港……但他那時是研究政治思想史的,一九六八年又改為研究中國現(xiàn)代史……直至一九七三年,也就是作者晚年(作者一九八0年在紐約機場中風后以胃癌客死美國),不過也是他的成熟期,才轉移興趣于文學史,這部《中國新文學史》是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傳記文學》一九八八年第九期)
以下“臺版”《前言》介紹司馬氏在贈書上“自謙也自負”的“題辭”,好在原著有《導言》、《跋》、《再版說明》等可參看,茲不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