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評
我們有幸生逢其時的今天,充滿希望又夾雜著不安,洋溢著活力又躁動著焦慮,充滿機會和選擇而又飽含著疑惑和躊躇。青年們更是不安分,從尼采、弗洛伊德到馬克思,他們都想弄個明白;從流行時裝到霹靂舞大賽,他們都想趕趕“新潮”?;驈恼?,或從商,或從軍,或留洋,或者干脆去干個體戶,他們都想嘗嘗滋味。他們再也不滿足別人為他們欽定的偶像和目標,他們在追求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于是中國青年雜志的編輯們忽發(fā)奇想,會同廣州博利公共關(guān)系公司舉辦了首屆“中國青年十大杰出人物”評選活動。這項活動旨在引導青年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獎掖那些為崇高理想和社會進步發(fā)奮進取,不懈追求的青年精英。消息傳出,廣州軍區(qū)后勤部飼料添加劑研究所所長李杰生同志馬上表示支持。他說,我們愿為青年事業(yè)做點事情。廣東花縣花東工藝電鍍廠廠長王滿鈞,自告奮勇要為當選的青年制作獎杯。青島電視機廠也提出愿意支援。
我們給自己出了個大難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條戰(zhàn)線的青年杰出人物繁如星辰。誰作候選人?體壇國手、科技精英、藝苑明星、政界新秀、南疆志士、企業(yè)新星、理論界新軍…真叫人眼花繚亂哪。各自有各自的價值,每人有每人的貢獻?;ハ嗖豢商娲?,誰也不是至尊至上。幾個月的推選、咨詢、討論,提出30位候選人??v然是費盡心力,也難免“遺賢遍野,掛一漏萬”??!
“……我欣然參加了中國青年雜志舉辦的‘青年十杰評選活動。我發(fā)現(xiàn)挑選十顆最亮的星很難。我在燈下花費了整整一晚上,才小心翼翼填滿選票?!苯夥跑姸瘓F軍的一名士兵在致編輯部的信中這樣說。
從今年1月10日到3月10日,中國至少有8萬青年參加了這次評選活動(選票共8萬張)。也許他們和這位士兵一樣,握筆躊躇,思索再三。雖然一張小小的選票,只需輕輕畫上10個數(shù)。
4月初,有位性急的中學生來信說:“編輯同志們,到底誰是十位杰出青年,我很想盡早知道答案。請放心,我發(fā)誓不把正確答案泄漏出去?!痹u選辦公室的同志傳看這封信,個個都發(fā)笑,這又不是高考數(shù)學題,哪來的正確答案?
全憑你的選擇。無所謂正確和錯誤。如果你有幸而獲獎,只不過標明你的選擇接近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
我在這里通報一些情況。5月3日,當選為“中國青年十杰”的部分同志在北京受到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趙紫陽、李鵬等人的接見,并合影留念。5月4日,團中央書記和廣州軍區(qū)飼料添加劑研究所所長李杰生同志、廣東花縣花東工藝電鍍廠廠長王滿鈞同志向“十杰”頒發(fā)了獎杯和證書。
評選活動似乎是功德圓滿了。愛瞎琢磨的青年編輯們總想通過評選活動發(fā)現(xiàn)點什么。他們認為有些問題細細品味,蠻有意思。例如當選的青年企業(yè)家是不是太少了?我國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計民生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他們。像薛景文、何偉文這樣的青年企業(yè)家,其價值是否還沒有被廣大青年完全認識?像孟維娜、閻曉瑩這樣熱心社會公益的青年,是不是容易被人忽視?為什么政界政績斐然的青年官員在提候選人的時候就寥寥無幾?
我們相信,到下一屆青年杰出人物評選的時候,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更有意思的問題。當然,就人選來說,還將會有一番頗費躊躇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