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卓
“你用什么寫作?”看來,這是一篇理論文章的題目。但不是。是一首詩,而且,是一首兒童詩。
那么,是通過詩的形式指導(dǎo)兒童寫作?是的。然而,從詩的表面看,卻是一個兒童告訴他父親如何寫作。原詩是這樣的:
我的一個兒子,把我的打字機(jī)搞壞了?!敖涛椰F(xiàn)在用什么寫作?”
我問他。他說:“你一貫用什么就用什么吧?!薄坝眯膯?”我問。
“用心!”他說?!岸胰绻赡艿脑掃€用一點腦。”這里說的寫作要“用心”。所寫的一切應(yīng)該是從心中流露出來的,是通過了自己的感情和感受的。另外,還要用腦,即思想。寫作應(yīng)該用心而又用腦。——就是這樣一點最普通的道理,是需要初學(xué)寫作的兒童知道的道理。
如果直接向兒童說這樣一點道理,兒童可能不那么注意。這里通過了一個小小的故事。而且,不是由父親對孩子進(jìn)行教育,反過來,卻是由孩子對父親說一番道理。這就富有一種情趣。而且,那道理通過孩子的口說出來,比出之于父親的口會更引起少年讀者的注意和重視。他們會想:看,你們大人有時也應(yīng)該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因而會有一種自傲感。于是,他們也就不知不覺地將這樣的意見當(dāng)作了自己的意見,也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樣的意見了。
這首小詩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巧妙地運用了兒童情趣和利用了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