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馳 任真
這是一串來自軍營的故事。
軍營,這顯示軍威國威的神圣堡壘,曾以其特有的莊嚴和迷人的橄欖綠吸引了多少中國青年男女!可如今,這座堡壘卻令人擔(dān)憂地經(jīng)受著非炮火的沖擊……
恩愛夫妻的悲劇
這本是一個美滿的軍人家庭。丈夫劉成海軍校畢業(yè),是個頂呱呱的上尉連長;妻子李娟美麗多情、溫柔善良,是成都某廠的紡織能手。
他們有一個兩歲的女兒,活潑可愛。他們在繁華的成都市區(qū)有一套嶄新的兩居室樓房,寬敞明亮。
丈夫與妻子每年各探親一次,相聚兩三個月,每次恩恩愛愛,相敬如賓。
可前不久李娟卻提出離婚!劉連長接到信,猶聞晴天霹靂。他震驚、發(fā)呆,他覺得這無從說起。
還記得去年妻子來隊探親的情景嗎?那是一個多么感人的場面啊!
不知怎么搞的,結(jié)婚5年了,他倆探親不是春天就是冬天,夏天從未見過面。這次,妻子心細,把自己的裙子都帶來了,這回雖又是冬天,但她要穿給丈夫看。
爐火很旺,她像是在作時裝表演,在床上一件又一件換著穿,丈夫坐在凳子上一眼不眨地看。最后終于熱淚盈眶地擁抱在一起……
這樣的妻子怎么會提出離婚呢?
問題出在第三者。
李娟承認,她打算離婚后要找的這個人,感情遠不如劉成海真摯纏綿。可她說,他能時時給予。
那么對這位妻子該怎樣評價?
房子、孩子的苦惱
也許再沒有像他們這樣的家了。說家,其實無家,他們沒有一間房子。別人都盼著探親,他卻怕探親,他怕探家無處安身。他是河南農(nóng)村入伍的,妻子在某市一個集體小廠當工人,單位分不上房子,丈母娘家也是四世同堂。
妻子分娩是在集體宿舍。
第一次探家,宿舍的其他女伴照顧他們,出去和別人擠鋪,可第二次還讓人家搬出去嗎?他們有了小孩,就更糟了,拉屎拉尿、哭叫吵鬧,使女伴們漸漸煩了起來,他們多數(shù)是姑娘,愛講究的姑娘。時間長了,不免會有摩擦。為一點小事,一位女伴與妻子吵了一架,險些將妻子的被子扔出去。
妻子哭成了淚人兒。
下次探家他再也住不進去。
好在這幾年攢了五六百元錢,想買家具,沒地方放,這錢就存下了。他牙一咬:住旅社。
他們住的是最低檔的旅社,最便宜的房間??砂雮€月下來還是把他嚇了一跳,再不敢住了,與妻子抱頭前哭一場,灑淚而別。
以后他索性不探家了,讓她來隊,一年原本相會兩次的,現(xiàn)在減少到一次。
妻子又來隊了,帶著3歲的小孩:“今年能不能轉(zhuǎn)業(yè)?”
丈夫怯懦地說:“報告遞上去了,領(lǐng)導(dǎo)講,比咱們困難的人還有,看來今年是不成了?!?/p>
妻子火了:“你知道我是咋過的嗎?孩子都3歲了,你管過嗎?”她一氣留下孩子,徑自走了。
最可憐的是孩子。從小在媽媽身邊長大,突然與一個陌生男人在一起,他哭,拼命地哭。做父親的也在流淚,拼命地流淚。他抱著孩子上辦公樓,抱著孩子進飯?zhí)茫姞I大院出現(xiàn)了一位男媽媽……
部隊給他妻子所在單位去公函,請求解決房子,無回音。后又派專人去解決,無結(jié)果。
國務(wù)院早有規(guī)定:要解決軍人家屬困難,優(yōu)先安排住房??梢?guī)定是規(guī)定,無人理睬。
倒霉的男子漢
武漢市的一個夏夜。室溫達32℃。
衣著單薄仍頭冒熱氣的一家人正在吃飯。
“篤篤篤”,一陣敲門聲之后,進來一位年輕英武的陸軍軍官。他手拎禮品,畢恭畢敬,滿臉膽怯地笑。
一家人霍地站起,除了那貌美的姑娘露出一絲轉(zhuǎn)瞬既逝的溫情外,其他人都“陰了天”。
中年漢子飯碗一蹾,氣呼呼地說:“不是說過了嗎,不脫軍裝就別再進這個門,怎么你又來了?”
女婆娘用火柴剔了剔牙,語調(diào)慢悠悠但更傷人:“你從那殺千刀的流氓手里救出俺閨女,俺感謝你這兵大哥,盡管是一時說失了嘴,仍然還是允許你們談戀愛。可你這大兵卻說話不算數(shù),拖了俺閨女兩年多了,還是在那國邊邊上不回來。你們當兵的光榮,光榮去好了,俺們不眼饞!”
門“砰”地一聲關(guān)上,軍人難堪地轉(zhuǎn)過了身。從此,他再沒去過,28歲的人了也沒再找對象。
他現(xiàn)在仍在新疆軍區(qū)某邊防連當連長,只是工作沒了勁頭。
未婚夫妻大逃亡
54次列車,疾馳在隴海線上。
一對戀人依偎在硬座車廂里。
男的是上士班長,女的是個修鐘表的個體戶。
兩年前,女的到部隊為表哥帶孩子時,悄悄愛上了有一手修理技術(shù)的男戰(zhàn)士,并向他學(xué)到了一些修理鐘表的技術(shù)。沒想到,她這半拉子手藝,竟然使她回家不到一年,就在她那個偏僻的河南小鎮(zhèn)“紅”得透亮。
技術(shù)使她鐘情于那位男戰(zhàn)士,她越來越思念他。她思忖:修鐘表能成萬元戶,修彩電冰箱豈不更不得了?于是,她懷揣1000元提前一周飛抵軍營,開始了為男友辦理退役的活動。
一條“萬寶路”呈在排長面前:兩瓶“五糧液”放在連長桌上;一塊“西鐵城”塞在營長枕下。
以前領(lǐng)導(dǎo)舍不得放這個技術(shù)兵,現(xiàn)在可以舍得。
然而,老兵復(fù)員時間卻突然推到了明年春季,這誰也始料不及,營長也無能為力。
男戰(zhàn)士直呼倒霉,女青年直擠眼淚。到末了,還是她這個地方青年見多識廣:“我們何不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于是,他們一塊來到連長房里,請假說去逛夜市。
連長準假后,他們卻大搖大擺登上了東去的列車。
電報!電報!
〔故事一〕某連戰(zhàn)士小張,家住上海。在家調(diào)皮搗蛋直至多次參與打架斗毆,曾被拘留過。他自然難以找到工作,也難找到對象,這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
征兵制度的改革,使兩位老人猶如盼到救星。他們將小張送進部隊,做起先找對象、后復(fù)員進廠、再結(jié)婚抱孫子的美夢。
也算好運氣,老人費了一番心思總算找到一位滿意的姑娘,可兒子一時回不來怎么辦?兩個老人到外面逛游了半天,一封“母病故速歸”的電報發(fā)往部隊。
連隊領(lǐng)導(dǎo)很快報上級給小張批了假,并把他送上火車。小張走后,連隊又發(fā)出了一封唁電致哀。
可電報發(fā)出不久,他們又收到了小張家所在地武裝部的電報,電文是“張母健在”。
〔故事二〕“父病故母病危速歸?!薄獞?zhàn)士游士明,手拿電報猶如抓了高壓線,“撲”地一下被擊倒在地。
待他喘過氣來,正躺在某團衛(wèi)生隊急診室里,嘴里不停地念叨著“父病故”“母病?!保窠?jīng)受到嚴重刺激,無法回家探親。
連領(lǐng)導(dǎo)在對小游家寫信表示慰問之后,只好將其短期內(nèi)無法探家的事實也一并寫了上去。
10天后,軍營里走進一位四川農(nóng)村大爹。他神情慌張、手足無措地摸進了小游的病房,小游看到老漢,直喊有鬼。老漢才不得不說明實情。
他就是游士明的爸爸。他沒有死。游士明的媽也沒病危。只是小游的16歲妹子被人強奸,老人家要他這當兵的哥哥回去報仇衛(wèi)家。
〔故事三〕一天,高機連通訊員又將兩封電報送到指導(dǎo)員手里,內(nèi)容都是“母病故”。
誰真誰假?
他已經(jīng)上當多次,此次決心弄個明白,一個也不批,給兩位戰(zhàn)士家鄉(xiāng)武裝部發(fā)詢問電報。
5天后對方回電,知其中一封果真是假的。可等那位捏著真電報的戰(zhàn)士趕到家時,慈母已火化,沒見上母親最后一面的戰(zhàn)士憤憤不平。
他說指導(dǎo)員是他的仇人,他要報復(fù)……
諸如此類的故事已不在少數(shù),我之所以講這些,意欲提醒國人:你們在致富的時候,可千萬別忘了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zhàn)士,我們的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