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羊
孩子們:
請原諒我竟用了康南對江雁容的昵稱。對熱愛瓊瑤作品的你們,恐怕這更能表達我的愛心。成年人之間,我們可能換一種談法。但對于你們,我卻要說:孩子們—讓冷靜沉淀“熱”與“戀”的癡情!
1
昨夜,雨,淅淅瀝瀝。她哭得象個淚人:“我們在相愛。愛,有什么罪!可那些冷酷的目光,尖刻的語言,象刀割著我們的心。他又病倒了。我也想一死了事……錯、錯、錯呀!”
我吃了一驚。只有16歲的她,連續(xù)幾年的三好學生,一旦墜入情網(wǎng),竟如此悲愴欲絕。我悵然了。
“我真的是早戀的壞學生么?愛,就是雙方的痛苦么?瓊瑤的作品不能看么?……”一連串的泣問,我無言以對。對于在情網(wǎng)中掙扎的靈魂,平庸的安慰甚至不如偏執(zhí)的斥責。但,我能斥責她么?
2
“瓊瑤熱”如旋風卷地,撥動著青年的心弦。有人斷言,這是“文革……”云云,我不以為然;有人指責,“這是西方精神污染……”云云,我亦不以為然。生活,從來不是政治化的公式。
人類的衍進,使青年人“性前傾”(早熟)已成趨勢。社會的進化,不斷叛逆著自身的傳統(tǒng)道德。封建禮教的劣根,使男女純情變成了一種罪惡;多年“突出政治”的僵化灌輸,使美好的愛情變成墮落的象征。這一切,越來越受到正直人們的唾棄。而瓊瑤作品,正是以一種感人的純真,將“深院鎖清秋”的隱秘之情渲瀉于世。那理想化的愛神之曲,如清雅的芬芳親吻著“寂寞梧桐”般的青年人;如柔美的琴聲震撼著情竇初開的純潔的心靈,……你怎能不讓“感情饑渴”的孩子們?nèi)プx、去想、去陶醉呢?
3
她不哭了:“愛情是美好的。是么?”“是的”?!碍偓幍淖髌房梢钥矗瑢γ??”“對的?!薄澳侵袑W生談戀愛也沒有錯,是不是?”
“不,孩子。人世間,許多事不能簡單地用‘是或‘非‘對與‘錯去判斷。要是那樣,生活就太簡單了。社會有如一架復雜的巨大機器。在它面前,人有時顯得幼稚渺小。對于你們幼小的年齡,單純的經(jīng)歷尤其如此。盡管你心目中的他,抑或他心目中的你已經(jīng)是那樣成熟,那樣才華橫溢,以至到了互相崇拜的程度,恕我坦率:這多半是‘皮克馬利翁效應。你們還無法透過瞬息萬變的人間縫隙,去洞察億萬個社會齒輪如何運轉,更難應付那復雜機制產(chǎn)生的種種壓力。
“比如,傳統(tǒng)慣性的壓力—傳統(tǒng)的倫理觀、道德觀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種種社會習慣,會使所有‘中學戀的男女孩子成為輿論干涉的對象。這種種干涉恰如你在大海中游泳而無法擺脫鹽分的包圍一樣。它殺你的眼睛,嗆你的喉嚨,但又能殺菌。這‘鹽分對于你們,熱戀之中的孩子,并非只有害而沒有利,它可以使你們冷靜下來,起到一種對你們‘現(xiàn)在可能是痛苦,而對‘未來則是有益的感情沉淀作用。
“再比如,學生使命的壓力—愛情的價值,往往與男女雙方的社會價值相聯(lián)系。而人的社會價值,一開始就與他的自身能量成正比。中學時代,這是一個人在目標、知識、能力、身體諸方面積累能量的關鍵時期,誰能抓住這個關鍵,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成功。而‘中學戀則是這個‘關鍵時期的‘干擾素。無數(shù)的的經(jīng)驗不斷證明著:迄今為止,‘中學戀給孩子們帶來的剎那間的幸福感,紛紛被長久的痛苦所替代。這,也許是父母、老師們不贊成‘中學戀的理由吧!
“還比如,愛情悲劇的壓力—如果只談愛情的美好,而不談悲劇也是愛情本身的性格的話,是片面的。瓊瑤的小說,既有對‘理想化愛情的熱烈追求,也有對‘愛情悲劇的猛烈鞭笞。它本身就證明:愛情棲身的社會,首先是一種現(xiàn)實,然后才是理想?!^來人讀瓊瑤小說,多半是消遣,充其量,尋求一下理想化的自我情感。而孩子們讀瓊瑤作品,往往被‘理想化愛情的絢麗色彩所陶醉,卻常常忽視其‘悲劇性格的深刻本質。孩子,你把瓊瑤筆下理想化的愛情當做事實本身,把她心目中的理想化的人物當做現(xiàn)實中的人,這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出種種‘中學戀的悲??!”
4
她閃爍著探尋的黑眸:“你若是我,將怎樣做?”“下決心,盡早擺脫戀愛的羈絆與困惑?!?/p>
難呵,是的。你可以向他訴說。愛情,之所以有別于動物做愛,在于它負有社會的責任。偉大品格的形成,首先是必須完善自己,而完善的第一步,往往從自我約束起步。不要迷信“盡情”、“無拘無束”之類的蠢話吧,無力控制自我情感的人,也無力贏得世界。
想透了,也不難。你問問他。當別的同學歡天喜地,高舉著大學錄取通知書,慶功美酒擎過頭時候,你愿意在名落孫山的空杯中,滴下追悔莫及的淚?
想透了,也不難。你問問自己。十年之后,朋友們在理想的崗位、溫暖的家庭享受愛情溫馨的時候,而你過早綻開的愛情花朵卻凋謝了,因生活的磨難而枯萎了。到那時,朋友們相聚在一起,你又作何感想?
江雁容的媽媽在《窗外》中有句獨白:“雁容是個太愛幻想的孩子,以為愛情是人生的一切,殊不知除了愛情之外,生存的條件還有那么多!”這位被“孩子讀者”們痛恨已極的“愛情劊子手”媽媽,哪里象你們想象的那么可惡,我需要指出她還有“合理”的一面。
是的,對人類來講,愛情絕不是一切。而對于你們—中學的孩子們,我寧肯這樣說—在你們暫時的“一切”中,不要包括愛的癡情!我衷心地對你們講:“‘孩子可以保持廣泛而親密的友誼,不應發(fā)展專一而熾烈的愛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