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
“聽說費忠凱要來咱廠租賃啦,還要帶17個人來!”
1984年6月,向來安靜的沈陽汽車軸銷廠變得議論紛紛了。工人們關心的是:租賃了,工資、獎金、福利待遇怎么樣?干部們關心的是:他帶17個人來,那自己還能當干部么?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費忠凱此舉是沖著錢來。大家一致的疑問是:這租賃是啥玩意兒?
租賃這玩意兒確實新鮮,見多識廣的新老團支書—郭連明、王偉也解釋不了。要說疑問,團干部的心里還多一層:往后咱們共青團還能做些什么?
第一件事:讓廠長記住自己的諾言
又高又瘦的費忠凱果然是個不凡人物,到廠第一天,就來了個對癥下藥的就職演說:“我租賃后保證工人的工資收入!沒有錢我借錢!年末全廠有獎金,福利待遇該有的我都給!”工人們掌聲熱烈。“有人說我要帶來17個人,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不帶!”干部們表情激動。
鼓掌完了,激動消了。算數么?依舊議論紛紛。
“我租賃后保證工人的工資收入!沒有錢我借錢!……”這不是在廣播廠長的就職演說么?頭一天播了,第二天還播,第三天照樣是這些話!看來廠長不是信口開河。
費忠凱呢,剛聽到播音時還愣了一下,聽了幾遍后也悟到了點什么。他找到團支部書記,說:“好,你這一錄音,一播音,我是非做到不可啦!”郭連明笑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至于職工開始相信廠長,是個意外效果。
這個話我們來說
到年末,廠子果真盈利了。按照合同,租賃廠長得了一萬元。呀嘿,這些錢都是我們給他掙出來的,他算不算剝削?那個足有半年按下不表的疑問又起來了。
廠長不好解釋,可這會兒團干部們的心里不再是疑問了,是事實和數字。他們決定讓事實亮相,叫大家有數。
第一組數字:要是按租賃前的樣子干下來,咱廠到年底只能給國家交稅1000元,而現在是55000元。第二組數字:租賃前工資能不能開出來?x—未知數。獎金等于0?,F在工資開出,獎金每月人均15元。第三組數字……
在黑板報前,職工們睜大了眼睛在看:租賃還行?。?/p>
租賃廠長半年內做的幾件事情:一、對職工自學給予時間保證和經濟獎勵;二、購進設備、更換汽車;三、……對著黑板報,工人又叨咕開了:他敢情不是撈錢來了。
廠長先生,和您訂個君子協定
在這個廠,共青團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團支部組織答辯會,讓廠長與青年直接對話。
更有意思的是,團支部還和廠長簽協議書。1985年4月1日,簽訂儀式在廠會議室正式舉行。雙方及公證人簽字,交換文本并握手,頗有點外交家風度。
協議上寫得明白:團支部做到帶領青年創(chuàng)產值、搞革新、提建議等十條,廠長保證給團支部以經費、權力(對青工的獎懲權、工作崗位調動權、晉級提干建議權)等八條。簽了協議,團支部滿意:以往那種一沒權、二沒錢、三沒時間的可憐局面已一去不復返了;廠長也滿意:一線生產的主力總算通過共青團調動起來了;青年工人呢,理所當然地把團支部當作自己的發(fā)言人,有事總找團支部。
他們唱了主角
費忠凱租賃期間,提拔了一大批團干部擔任廠、科兩級領導:28歲的老團支部書記王偉任副廠長;團支部書記郭連明任廠長助理;團支部副書記賈寶林任銷售科科長:團干部劉雅蕊、李鳳鳴、李懷勤、白薇等也都任了要職。
有人曾問費忠凱,“為什么這么重視團干部?”
費忠凱說:“誰發(fā)揮作用,我用誰?!彼麄兇_實發(fā)揮了作用。倉庫倒不出來,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用兩個晚上、一個星期天的時間解決了;半年內搞成的三項小革新都是團牽的頭;模具壞了,又是團員青年在那里搶修……
1986年1月,費忠凱要去租賃另一家廠子,提名王偉為租賃廠長,并愿拿家產為王偉擔保。不久,郭連明又升任副廠長。團干部領導廠子,這在全國眾多的大小廠家里,恐怕少見。那么,他們唱了主角以后呢?
“制度怎么改?獎金怎么發(fā)?各方關系怎么平衡?全廠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得管。我們這幾個二十多歲的‘廠領導再累也要干出個樣兒來?!?/p>
“團也相當活躍。今年5月份團員青年修倉庫,你要是見了,肯定激動。三十多個青年利用節(jié)日時間,早來晚歸,又是汗,又是灰,累得象鬼似的,大伙還樂。過路人直納悶兒:這幫人是怎么啦?……”
郭連明和王偉講得來勁了。他們能不來勁么?在改革的跑道上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