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讀書》近來的書評文章,總有這樣一種感覺:文章愈寫愈長。透過這些冗長沉悶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一副過于嚴肅的面孔,常常使人禁不住廢書而嘆。
《讀書》近年在溝通中西文化方面,確實起到了橋梁作用。美中不足的是,評論文章太多學(xué)究氣,嚴肅有余而生氣不足,難怪許多人望而生畏。外來文化要在中國生根,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適宜的政治氣候和文化環(huán)境。二是要有一些有識之士介紹、評述。但引進是一個過程,首先要引起讀者的興味,其次才談得上接受和融化。不能想象那些艱深的高頭講章,會引起多少人的興趣。往往新學(xué)說還未輸入,就被人拒之于千里之外矣。
總之,評介西洋學(xué)說,第一要言之有物,第二要生動活潑,第三若從研究問題的角度去引進外來文化,會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它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獲取有益的知識,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長沙水電師院賴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