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壽欽 周志雄
朱德施禮讓座
1957年初春,朱德同志在云南省政協(xié)政治學校禮堂同大家一起觀看滇劇。
開演前,朱德同志坐在劇場的座位上愉快而親切地和周圍的觀眾交談。正在這時,一位年已古稀,銀發(fā)霜鬢的老人在服務員的攙扶下走了進來。朱德同志看見老人來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急忙伸出結實的雙手緊緊地握著老人的雙手,情真意切地叫了一聲:“葉老師!”然后,朱德同志又恭敬地請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以后,他自己才坐了下來。原來,這位老人叫葉成林,是朱德同志早年在云南陸軍講武堂丙班學習時的教官。
華羅庚回鄉(xiāng)第一件事
1947年,華羅庚剛從國外回來,就馬上趕回故鄉(xiāng)江蘇省金壇縣去看望一位老人。這就是教育家、翻譯家、華羅庚數(shù)學天才的第一個發(fā)現(xiàn)者王維克先生。那年夏天,華羅庚在家鄉(xiāng)應邀作了一次學術報告。報告前,他特地把王維克先生請到主席臺上。他說:“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老師的栽培!”進會堂時,華羅庚一定要王老師走在自己前面;就座時也只肯坐在王維克先生的下首。
全國解放后,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研究所所長。他幾次親自到王老在北京的寓所探望,并邀請王老到科學院工作。后來,他推薦王先生到商務印書館擔任編審員。1952年4月王維克在家鄉(xiāng)病逝,華羅庚十分悲痛,一面給師母陳淑寫信深表哀悼,一面托人到老師靈前默哀。此后便一直象親人似的熱心照護師母及王維克的子女。
1980年5月,華羅庚到江蘇推廣“優(yōu)選法”與“統(tǒng)籌法”,又回故鄉(xiāng)金壇。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師母陳淑。把老人接到招待所,一見面就用家鄉(xiāng)話親切地喊“師母好!淑老師好!”此后,又扶著師母坐下,讓記者攝影留念。當師母把一本新版的王維克先生的重要譯著但丁《神曲》簽上自己名字贈給華教授時,華老緊緊握著師母的手,深情地說:“謝謝,謝謝!這是王老師的心血啊!”
張樂平冒雨訪師
著名漫畫家張樂平讀高小時,深得美術教師陸寅生的喜歡。有一年,北洋軍閥曹錕以五千銀洋一張的代價,向議員們收買選票,當上總統(tǒng)。陸老師就給張樂平出了個題目:《一豕負五千元》,指導張樂平畫政治諷刺畫。這是張樂平漫畫的處女作。
這件事雖然過去五十多年了,張樂平卻記憶猶新。盡管兩人都住在上海,但因張樂平讀書時名叫張升,陸老師并不知道這位大名鼎鼎的漫畫家就是自己當年的學生。1981年3月中旬,一個春雨霏霏的日子,張樂平一手撐雨傘,一手拎蛋糕,登門看望五十四年沒有見過面的老師。
好不容易才尋到了老師家,一叩門,師母應聲而出?!拔沂菑埳?,來看陸寅生老師?!卑耸啐g的陸老先生把七十二歲的張樂平打量了一番,連說:“象的,象的?!笨吹秸驹诿媲暗倪@位滿頭白發(fā)、行動遲鈍的老學生,陸寅生還是想起了海鹽縣第一完小那個愛畫畫的小朋友。全國著名漫畫家冒雨訪師,使陸寅生感慨萬千。他激動地說:“你就是張升呀!我是《三毛流浪記》的忠實讀者,但是幾十年來一直不知道張樂平就是張升,‘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你還想著我,真不容易呀!”
陳景潤重返母校
1981年4月,青年數(shù)學家陳景潤重返離別二十四年的廈門大學,參加校慶六十周年紀念活動。他說:每當我回憶起在廈大當學生時的美好情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給我以諄諄教導的老師們。
著名經(jīng)濟學家、廈大老校長王亞南,曾給陳景潤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重返母校時,陳景潤格外懷念這位已故的老校長。盡管校慶活動安排得很緊,他還擠時間去王亞南校長的家里。一進門,緊握年已七旬的王師母的手,無限深情地說:“我非常非常想念王校長,非常感激他對我的培養(yǎng)和教育?!蓖跣iL1969年含冤去世時,陳景潤正在“專政隊”,聽到這一噩耗,他潸然淚下,痛哭了一場。王師母曾給他寄過一張王校長的遺照,可惜沒有收到。他懇求王師母再送給他一張作為永久紀念,王師母滿足了他的要求。
李文清教授曾經(jīng)是陳景潤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的啟蒙老師,陳景潤非常尊敬和感激他。并說:“現(xiàn)在搞研究工作,總覺得以前老師的指導和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A是老師幫我打下的。”他把最近發(fā)表的數(shù)學論文遞給李文清教授審閱,并在論文扉頁上工工整整地寫下:“非常感謝我?guī)煹拈L期指導和培養(yǎng)——您的學生陳景潤?!?/p>
(題圖:繆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