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演生
中國人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確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fā)明。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曾經從中國人使用獨有的筷子這一點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種族。他說:“中國人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發(fā)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曜邮侨祟愂种傅难由?,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紀才發(fā)明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一位日本學者對用筷子的人曾作過儀器測定,他發(fā)現,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和手指等八十多個關節(jié)和五十條肌肉的運動,而且和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不但可以使人手巧,還有訓練大腦的作用,促進人的腦子靈活,身體健康。
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燙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些草莖木棍來佐助。
“筷子”又稱“箸(筋)”,在史傳記載中,遠在商紂時(公元前1144年前后),就開始用象牙制成筷子?!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肪陀小凹q始為象箸”的記載。用象牙做箸,這是富貴的標志,相傳紂王使用象著,箕子認為過于奢侈,替他的前途擔憂。
筷子雖然是兩根簡單的小桿兒,但制作的取材和形式卻因地而異。我國制作筷子的材料,往往因人們的經濟條件而定,愈是高貴,愈起永久性作用??季康挠薪鹂辍y筷和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今天又有塑料筷等。我國湖南所用的筷子最長,有長達兩尺左右的。用它足夠由坐在桌子這端的人,把夾起的菜送到桌子那邊的人的碗里去。中國而外,日本筷子頗見特色,可能是因為日本人吃魚片、飯團等片塊形狀的食物比較多的緣故,日本筷子的形狀往往顯得短而尖。日本是世界上使用筷子最多的國家。近年來平均每年生產一百三十億雙筷子,為日本全國人口的一百一十倍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只用一次的“剖著”。
筷子之傳入日本,那是唐代以后的事,而早在唐代以前,印度支那半島上的越南等國就首先學會了使用筷子。明清以來,馬來亞、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亞的瓜哇等地流入華僑很多,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這些地區(qū)使用筷子的風習也隨之傳開。在國外眾多使用筷子的民族中,當數日本人對筷子最為推崇,他們非但一直保持著用筷子吃飯的傳統(tǒng)習慣,并且還非常重視筷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自古以來,有許多地方每逢播種、插秧、收獲或慶賀生日時,人們都換用新筷子,以表示歡慶的心情。此外,還有許多關于筷子的神話與傳說,至今仍在民間流傳。為了感謝筷子一日三餐為人們辛勤地“勞動”,日本還把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jié)”,年年紀念?,F在,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的日益頻繁擴大,筷子正為更多的國家和人民所熟悉和嘗試,初來中國的外國人,往往對兩根神奇的小棍,卻能施展出夾、挑、舀、撅等全盤功能欽羨不已,并以自己能象中國人那樣地使用筷子而引以為榮呢。
(摘自《歷史大觀園》198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