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下旬,在長沙召開了“自然美學術討論會”,由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主辦。出席會議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六十多位美學研究者,對自然美的本質等問題進行了生動熱烈的討論?,F將主要觀點介紹如下:
對于自然美的規(guī)定。與會同志各自闡述了對自然美的看法;或堅持已發(fā)表的定義,或從新提出界說。有的同志認為自然美就是人的感知,如說:“自然美就是人對自然的美感”,“自然美與人對自然的美感是同時產生的”。有的同志認為自然美就是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如說:“自然美無論怎樣總是脫離不開主體的審美能力這個主導因素的,總是天人合一的產物和表現”,“自然美是人與客體世界的審美關系的體現”。有的同志認為自然界的美的屬性和特征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們必須與人的某種屬性聯系起來才能構成自然美。有的強調要與人的物質屬性聯系起來:“自然美是自然物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與人的生命力具有某些內在一致性的自然生命力”。有的強調與人的功利性聯系起來:“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與人無害的特殊形象和特殊形式?!庇械膹娬{與人的精神屬性聯系起來:“自然美就是物質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的物理現象所顯示出的能夠使人產生審美趣味的形態(tài)”,“自然物的合規(guī)律性的整體形態(tài)通過人的奠基于生理基石和心理基石的審美直觀、能夠產生審美愉悅甚至從精神上把握從而深入這些感知的東西就是自然美”。
有的同志則認為自然美的屬性就存在于自然物自身。持這一基本觀點的同志,有的強調自然美就是自然界的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形象;有的強調自然美就是“客觀世界中合規(guī)律性的典型關系”;有的強調“自然美就是一定的物質條件和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所構成的特定的自然形式和自然形象”。
對于自然美的客觀屬性,有的同志認為:一是形象可感性和內容真實性的統(tǒng)一;二是本體的穩(wěn)定性和形態(tài)的多變性的統(tǒng)一;三是層次的多樣性和整體的綜合性的統(tǒng)一。有的同志認為,自然美有四個方面的特性:一是它的不可辯駁的客觀性;二是它的本原性:三是它的不斷的變動性;四是它的多方位性。
一些同志認為,對自然美存在于主客觀的統(tǒng)一或主客體的統(tǒng)一的理論需要進行哲學的思考。覺得這一理論,把主客觀(體)統(tǒng)一中的“主”說成是“客觀”的,是替換了“主觀(體)”在主客觀(體)統(tǒng)一中與客觀(體)相對獨立的屬性。從哲學上講,不論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還是主客體的統(tǒng)一,在這個統(tǒng)一體中,主觀(體)的屬性是被主客觀(體)的矛盾關系規(guī)定著的,它的屬性一定是與客觀(體)相互對立的,即不論是“主觀”還是“主體”,在主客觀(體)的這一矛盾關系中,它的屬性一定是精神或觀念的。因此,不論是堅持自然美存在于主客觀的統(tǒng)一中,還是堅持自然美存在于主客體的統(tǒng)一中的理論,其實質都是一致的。論證的結果都可能導入自然美的主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