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鑒
看了《讀書》今年第一期王蒙《點名與署名芻議》一文,也有些想法。
建立起正常的批評風氣,問題除了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的“點名”和“署名”這一點外,更在于要根本摒除批評作風的一套“左”的作法。因為并不會發(fā)生某次批評不點名時疑惑叢生、氣氛緊張,待到點了名,卻化干戈為玉帛,皆大歡喜的現(xiàn)象。只要存在對被批評者“無意或有意的歪曲、夸大、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只要存在“批評者強調(diào)被批評者之某某人之某種論點之荒謬,強調(diào)自己進行的這場批評意義重大、事關(guān)原則乃至上綱上線”,那么在這樣的批評中,點名,只能助長這種“大批判”式的“左”的作法的泛濫,而絕不會因此出現(xiàn)“同志式的、實事求是的、與人為善的、在真理面前講平等”的氣氛。為了更好地提倡并實行“正常的、經(jīng)常的、友善的、生動活潑的文藝批評與學術(shù)論爭”,提倡并實行“大大方方、坦坦蕩蕩、高高興興地進行更加開放、更加鄭重的百家爭鳴”,切實保障被批評者反批評的權(quán)利、園地和平等的政治地位,比點被批評者的名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