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異
鼻涕,是鼻腔內(nèi)部粘膜的分泌物。鼻涕可以從鼻孔流出來,也可吸入咽部,然后經(jīng)口吐出。
每個正常人實際上都有鼻涕,只是量較少,而且一般不會自動流出來。它是一種粘性液體,能使干燥的空氣在通過鼻腔時變得濕潤,并起到阻擋細菌進入肺部的作用。正常人只是在遇到過分情緒激動或悲痛,以及遇到風、冷、辣等刺激時,引起鼻腔腺體分泌增加,方造成鼻涕外流。
除了以上的正常人情況外,要是經(jīng)常流鼻涕,鼻子不通,嗅覺不靈,則可能是得了慢性鼻炎,要是鼻涕由粘液性變成膿性,伴有頭痛,鼻子時通時阻,或者鼻孔一邊通氣,一邊不通,嗅覺失靈加重,那就表明可能是發(fā)展成鼻竇炎了,必須及早醫(yī)治。
由于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同,因而所引起的鼻涕在性質(zhì)上也各異。現(xiàn)根據(jù)鼻涕的性狀、顏色、內(nèi)容物,可大致區(qū)別疾病如下。
鼻涕辨病
鼻涕稀薄,粘液透明似水樣。這種情況多見于急性鼻炎(俗稱傷風、感冒)的初期,和過敏性鼻炎發(fā)作期、此時的鼻涕是血管滲出液和粘液的混合物。
透明水樣,但無粘液。這種情況應與上面的情況相區(qū)別。鼻涕不僅流量大,而且在低頭、用力和鼻腔加壓時會增加。常見于鼻部的先天性篩板、蝶骨、竇骨缺損,或彝部外傷。
膿性鼻涕。這種情況多見于急性鼻炎(感冒)恢復期、慢性鼻炎和鼻竇炎。由于炎癥使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因而分泌物粘稠,鼻涕常呈膿性或粘膿狀。病情逐漸好轉(zhuǎn)時,鼻分泌物膿性成分就隨之減少。
粘液性鼻涕。除了正常人受到物理或化學刺激時,粘液性鼻涕增多外溢以外,慢性鼻炎,也會使鼻粘膜分泌物增加,并呈粘液性。
痂片狀鼻涕。如果鼻腔內(nèi)常年有痂片狀鼻涕,且有特殊臭味,這是萎縮性鼻炎的特征。如果前鼻孔區(qū)有短期結(jié)癡,多為鼻前庭炎。
血性鼻涕。在鼻涕中有血跡,可見于鼻及鼻竇炎癥、腫瘤、外傷、結(jié)石、異物等。鼻涕見血時應清鼻科醫(yī)生詳細檢查,以明確出血的原因。要警惕鼻,鼻竇及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因為鼻出血是它們的早期癥狀,并且出血量一般不大,但反復發(fā)生。在彝出血時還要注意檢查是否有全身疾病,如血液病、高皿壓或動脈硬化等。
血性鼻涕應與鼻衄(流鼻血)區(qū)別開來。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鼻部外傷,手指挖鼻而損傷了鼻粘膜、鼻腔炎癥等;此外,氣候干燥、高血壓、連日高燒、全身性疾病及腫瘤,電可引起流鼻血。鼻衄最常見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此處的粘膜很薄,血管豐富,因而極易受到外來刺激而引起出血。由鼻衄引起的流鼻血,其癥狀是斷斷續(xù)續(xù)地鼻出血,或較長時間流血不止。而血性鼻涕是鼻涕中帶有血絲或血點,鼻涕呈粉紅色。
治療和預防
一、病因治療。由上可知,流鼻涕,特別是血性鼻涕時,切不可輕視,應請醫(yī)生檢查診斷流鼻涕的病因,然后根據(jù)病因進行治療。
二、針對鼻涕較多、鼻塞嚴重的癥狀,也可以適當使用一些滴鼻藥物。例如點1~2滴鼻眼凈藥水(每日3次),但這種藥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濃、淡兩種,兒童只宜使用淡液,特別是它的濃溶液,長期使用會引起鼻粘膜反應性充血,發(fā)生藥物性鼻炎,反使鼻涕增加,鼻塞加重?,F(xiàn)在有的醫(yī)生主張服用鈣片來治療流鼻涕,效果不錯。具體用法是;葡萄糖酸鈣1克,一日8次內(nèi)服。鈣類藥物無毒,無別作用,但心臟病患者和正在服用洋地黃藥物的人(包括一個月內(nèi)服用過的)要慎用。
有了鼻涕,怎樣把它擤出來,也很有講究。因為錯誤的擤鼻涕方法可能造成危險。例如,緊捏雙鼻孔擤鼻涕,使鼻腔內(nèi)壓力突然增高,鼻內(nèi)細菌會隨著氣流進入副鼻竇,還可能到達中耳腔,因而可引發(fā)鼻竇炎或中耳炎。還有的人用手指捏住鼻孔,然后用力吸氣,使鼻涕吸入口內(nèi)再吐出。這樣細菌就會隨之進入口腔、咽喉,甚至腸胃。正確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交換按一側(cè)鼻孔,輕壓噴出鼻涕;或用消毒棉簽擦洗鼻腔,吸出鼻涕。
至于預防流鼻涕及其有關疾病的主要手段,則是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加身體對外界氣候驟變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這是最根本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