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生
在古代芬蘭,對一個姑娘來說,勞動能力是一種最好的婚姻證據(jù),也是作為農家婦女的當然要求。例如,采蜜季節(jié)青年人之間的勞動競賽,就是為了評價男女青年的勞動能力。
在古代芬蘭,一個姑娘幾乎把整個青春時期都用來準備嫁妝;到了婚齡期必須準備齊全。除嫁妝外,還須制作大量的禮品。禮品包括襯衣、襪子、手套、腰帶等等,新娘把這些禮品分別獻給婆婆和那些操辦婚姻的人們。從嫁妝和禮品的工藝水平,人們可以評價姑娘勞動技能的優(yōu)劣。男子在接近成人期間,也要拿出能夠顯示自己聰明才智的證據(jù)。
古代芬蘭的結婚儀式很講究,人們認為這是男女青年可以引人注目的好機會,所以總是辦得隆重一些。芬蘭農村姑娘結婚最流行的是戴花冠。芬蘭南部,新娘戴的是鑲有小件飾物的月牙形花冠,而只有那些高尚的姑娘才可戴上小型的銀冠或鍍金冠。結婚那天,新娘頭戴花冠,穿上最好的禮服,禮服上鑲上各色珠寶。渾身珠光寶氣,所以特別引人注目。新娘佩戴的裝飾品,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新郎定婚時贈送的,但大部分珠寶是借來的。還有專門出租婚禮裝飾品和花冠的商店。
仲夏季節(jié)和圣誕節(jié)期間是舉行婚禮的最佳時期。南部的沿海地區(qū)每年總要挑選一位仲夏新娘,把她打扮起來,歡唱跳舞直至深夜。圣誕節(jié)舉行婚禮,不僅在芬蘭流行,甚至在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流行。秋季“谷物滿倉”,為圣誕節(jié)婚禮的筵席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因此人們說:“寧愿夏天無鞋穿,不可圣誕沒妻娶?!?/p>
這樣隆重的婚俗在芬蘭一直延續(xù)到十九世紀末。此后,這樣的婚俗便漸漸廢棄了。
(摘譯自〔比〕《戀愛與婚姻》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