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坤
河北省威縣某供銷社,實行經(jīng)營責任制后,一心想做大買賣。他們盲目收購活雞上萬斤,晝夜兼程運到廣東湛江,結果活雞大部分死掉,供銷社賠了錢。據(jù)我所知,近幾年來,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其教訓就在于,當事者不大懂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和流通之間的關系。
商品從它制成起到進入消費領域時止,一直處在流通階段。商品只有順利地通過流通階段,到達消費者手中,它的價值才能實現(xiàn),商品經(jīng)營者也才能從中得到相應的利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賣比買更為重要。
商品在流通領域中滯留的時間和運銷的距離,要受到使用價值的限制。因為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各不相同,它們在流通領域中所能夠滯留的時間和運銷的距離也就有著明顯的差別。比如,布匹、衣物,放的時間長一點兒,運銷的距離遠一點兒,對它的使用價值影響不大,商品經(jīng)營者按照產(chǎn)銷情況,組織短途或長途販運,就可以得到地區(qū)差價或季節(jié)差價,獲得盈利。而一些鮮、活商品則不然,如果在流通領域滯留的時間太久,運銷的距離太長,就容易腐壞、死亡,其使用價值會部分甚至全部喪失掉。因此,“一個商品越是容易腐壞,一生產(chǎn)出來越是要趕快消費,趕快賣掉,它就越是不能和它的生產(chǎn)地點離開,它的空間流通領域就越是狹窄,它的販銷市場就越是帶有地方性質(zhì)?!保R克思語)
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商品在流通領域中的這種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是可以打破的。據(jù)說,某部門由北京向廣州運銷填鴨,成活率可達到90%以卜。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并非輕而易舉,必須有嚴密的組織管理措施,先進的技術設備,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不具備這些必要的條件,單憑主觀熱情,貿(mào)然從事,其結果必然象威縣某供銷社那樣,不僅賺不到錢,還要將老本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