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龍
很長時間以來,短文難得有登大雅之堂的幸遇。這實在是極不公平的。欲提倡短文,應先提高短文的地位,使之有登堂入室的機會。在這一點上,《讀書》有時竟把長不滿千字的短文排在長文之前,而且除“補白”外,還特地開辟了“品書錄”、“寸言”、“讀者·作者·編者”、“質(zhì)疑和訂正”等專發(fā)短文的欄目,每期都可發(fā)二十篇以上。這是很必要的。過去所以不敢這樣編排,其原因怕就在擔心短文無人讀,銷路差,發(fā)行少。其實,群眾中喜愛讀短文的大有人在。據(jù)筆者周圍的讀者反映:今年第三、第四期《讀書》上發(fā)表的短文,雖是雜七雜八的小篇什,但很配大家的口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閱讀興趣,感到一省時,二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