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從文
古時候,稱肺結核病人曰:“癆病”。這種病屬呼吸道傳染病,大多數(shù)是由病人或帶菌者在談話、咳嗽、打噴嚏時,通過飛沫將病菌傳染給周圍的人。據(jù)分析,病人咳出來的痰,里面結核桿菌的生命力非常旺盛。這種痰即使在強烈的日光下仍能生存1~2小時;在潮濕,陰暗的角落里則能生存半年以上。若病人的痰咳在干燥、有風砂的地方,這種細菌會隨著掃起的飛砂到達很遠、很遠的地方,健康人吸進了這種帶結核桿菌的灰塵,就會傳染發(fā)病。有些病人喜歡將咳在地上的痰用鞋底踐踏,來消除痰跡,這實際上,是將細菌粘附在鞋底上,人走到哪里結核菌就被帶到哪里,給結核病的傳播打開了更方便之門。因此,病人要講究公德。吐痰時,應將痰吐在痰盂里,若進入未設痰盂的公共場所,可臨時將痰液吐在事先準備好的廢紙或手帕里,再進行消毒和處理。
發(fā)病時,自覺不串門,不借用別人的餐具和飲具;進入公共場所時,應戴好口罩;與別人說話時,面應側向一邊。有結核病的媽媽給孩子喂奶時,不要面對孩子咳嗽、打噴嚏、逗笑及親嘴等,以免將肺結核病傳染給子女。臨時進入公共場所就餐的肺結核病人,用過的碗筷,應做上標記,告訴主人或飲食服務人員,要注意單獨清洗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