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林 唐學亮
編輯同志:
我是個16歲的女青年。由于沒有很好地認識社會和人生,造成了終身悲劇。
那是1981年全國少年大字比賽結束后,獲獎者的名字登在《中國少年報》上。其中有位河北廣宗縣件只公社榮尹村的一等獎獲得者榮鴻博。我懷著對“優(yōu)秀少年”的崇敬心情寫信給他,提出學習中的問題。不久,收到了回信。他不僅回答了我的問題,還提出與我交朋友。出于對這位少年書法家的景仰,我答應了。接著,他在第二封信中倉促提出與我訂婚,我謝絕了他。他又在第三封信中舉出許多例子說服我,并說,為了我,他拒絕了一位上海姑娘的追求,我終于同意了??晌业母改笀詻Q反對。他又來信說要我爭取婚姻自主。還說,我們結婚后,可讓我工作。由于父母未見到人仍不允許。我第二次寫信拒絕,并將他寄來的200元路費退還。接著,他連來數(shù)信說,如解除婚約,他要發(fā)表文章,向我校和生產隊說我不守諾言。在他的誘騙和恐嚇下,我終于拋下雙親遠走他鄉(xiāng)。其實,這位大字比賽中的一等獎獲得者,根本不是什么“少年”,而是一個38歲的成年人。我不想?yún)⒓咏Y婚儀式,但路遠、沒車費,自己又是背著家人跑出來的,怎么回得去。我只好忍屈受辱地度過了48天。后來,家里去人把我接了回來。
記得剛上初中時,我曾幻想當一名人民教師,為祖國培育人才;也想當個工程師,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F(xiàn)在,一切理想都成了泡影。責任在誰?當然,我有責任,但象榮鴻博那樣目無法律道德,冒充少年參加大字比賽,騙取榮譽,拐騙青少年,能允許嗎?如今,榮倒打一耙,來信說我花去他700多元錢。別的不講,他花錢置辦的家具衣物,還不是擺在他的家里。請你們?yōu)槲易髦?,調查處理這件事。
甘肅臨夏縣北塬公社包彩秀調查記:
我們收到包彩秀同志的來信后,先初步了解了大字比賽的情況。
去年寒假期間,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少年報》、北京市少年宮聯(lián)合舉辦了一次全國少年兒童大字比賽。按要求,比賽參加者年齡必須在15歲以下。當時在《中國少年報》上刊登了大字比賽一等獎的名單,其中確有榮鴻博的名字。而獲獎者又都經單位作過核查,由河北省廣宗縣件只公社張尹村完小出證,“榮鴻博系本校六年級學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榮鴻博到底是“六年級學生”還是“38歲的成年人”,榮與包的婚事糾葛真相到底如何?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在和《中國少年報》社的同志一起前往河北廣宗縣的同時,又在甘肅臨夏縣作了進一步了解。
經查,榮鴻博是榮尹村的社員,今年38歲。去年初,榮得知少年兒童大字比賽的消息,便自稱少年投了稿。張尹村小學代課教師張某某與榮關系較好,兩人商量起草了一張證明榮是該校六年級學生的介紹信。該校校長連信的內容也沒看,就同意加蓋了公章。于是,榮鴻博便騙得了全國少年兒童大字比賽一等獎的榮譽。
榮鴻博出“名”以后,有不少青少年給他去信請教書法,其中就有15歲的農村姑娘包彩秀。當時,榮雖已37歲,卻尚未結婚。他看到包年小單純,生長在農村,對自己“忠誠直爽”,表示想與她交朋友,并加緊求愛。包彩秀被這個“名揚全國”的“未來的書法家”深深吸引,很快墮入了情網(wǎng)。
榮鴻博畢竟騙人心虛。他看到包彩秀對自己已是一片癡情時,便向包透露了自己不是少年,而是成年人。在吃驚與痛苦中,包彩秀猶豫了。可是慕名之心又使她舍不得與榮中斷聯(lián)系。于是復信給榮愿將朋友關系改為“師徒關系”,繼續(xù)向榮學書法。但榮鴻博哪肯罷手,他給包寄去一張和表弟的合影,但并不告訴姑娘哪是自己,使包誤以為那年輕點的便是榮鴻博,為了說服包,榮又列舉了一些年齡相差大而結成夫妻的例子,讓包以“志同道合”為重,并對包胡亂許愿,如同意結婚,可讓她到縣城接替自己二姐的工作,終于使包向榮發(fā)出“決不動搖愛你的赤誠之心”的誓言,與他私訂了終身。當包彩秀向家里透露自己和榮的關系時,父母對這位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十分懷疑,堅決反對女兒與他成婚。面對這種情況,包彩秀又猶豫了,給榮發(fā)了絕交信,并把榮寄來的錢退回。而榮一方面連續(xù)復信說什么“新中國的青少年要信守諾言”,“爭取婚姻自主”,否則“要向包的單位告發(fā)”,破壞她的名譽;一方面把包彩秀那些“海誓山盟”的信拿給隊干部和鄰居們看,大造“自愿結合”的輿論。年輕幼稚的姑娘在榮的威脅、恐嚇下,于去年12月14日偷偷離開父母,由榮從蘭州接她到了河北廣宗縣。榮又先后兩次托人到公社領取結婚證,都因包彩秀沒有證明,也不夠婚齡,被公社拒絕。但榮仍宴請賓客、舉行儀式,非法與包同居了。48天后,包家接到彩秀的信,由她哥哥和姐夫來廣宗接彩秀回了甘肅。
包彩秀回去以后,立即給榮寫信提出斷絕關系。榮鴻博見事不妙,接連去信連哄帶嚇,軟硬兼施。尤為惡劣的是,他繼續(xù)玩弄其欺騙伎倆,竟然謊稱他給《中國青年》雜志社去信,并胡說編輯部復信認為他的材料“在青年中頗有教育價值”,準備“辟‘道德法庭專欄公開審議……”以給包施加壓力。在榮一個個計謀失算后,便氣急敗壞地向法院告狀,明明自己違犯了婚姻法,卻反誣包家父母干涉婚姻、以婚騙財。
調查結束后,《中國少年報》社沒收了榮鴻博參加大字比賽所獲的獎品,并讓他寫出書面檢查。廣宗縣教育局已在全縣教育會議上,點名批評了為榮制造假證明的有關人員。目前,有關司法部門對榮包婚姻案正在審理中。
本刊記者劉曉林
本刊通訊員唐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