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促進了英國對東方語言的學習,開辦了現(xiàn)役軍人的特別訓練班,主要設在倫敦的“東方和非洲研究院”。1944年,指定了斯卡布勒委員會調查對東方、非洲、斯拉夫以及東歐語言的研究情況。這個委員會1947年發(fā)表的調查報告建議一個較全面的作法,歷史、經濟、宗教、哲學、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都要研究。政府為這些研究項目提供較多的資金,有六個大學得到擴大東方系教學的特殊撥款。1952年這些撥款停止了,因而只有倫敦大學支持的“東方和非洲研究院”得以繼續(xù)擴大這方面的研究。
1960年成立了以威廉·海特爵士為主席的“大學撥款委員會”的小組委員會。海特要求為擴大少數(shù)幾個特殊研究中心撥給較多的資金。1962年“大學撥款委員會”發(fā)起在英國大學里開展研究東方的十年規(guī)劃,重新恢復特定的撥款制度,指定一個小組委員會負責檢查。1971年“大學撥款委員會”報告說東方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到1972年停止特殊撥款,給地區(qū)研究中心的撥款改入各大學撥款總額。
對現(xiàn)代中國的研究在日益增加。1968年倫敦建立“近代中國研究院”,負責研究工作和聯(lián)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