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方同志:
你來信問:一個人怎樣才算具有直爽的態(tài)度,是不是待人越簡單就越是直爽?在這里,我想談一點個人的看法,供你參考。
“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是舊社會人和人關系的一個寫照。在人剝削人的舊社會里,充滿著爾虞我詐的現(xiàn)象,人們相處當然容易虛情假意,不能以心見心,直率坦白。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在人民內(nèi)部,在革命隊伍中,人們之間的關系則迥不相同,大家都是在為共同的偉大事業(yè)奮斗,同志相處當然應當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說要知心,就是說,要交心,要思想見面。同志交往中,能把自己的見解、建議和批評都誠懇地談出來,全拋一片心,這就是一個革命者應有的直爽態(tài)度。直爽是一種寶貴的品質(zhì),是忠誠老實和階級友愛的表現(xiàn)。我們對任何同志,都應該是真誠坦白,決不應該含含糊糊,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或者表里不一,兩面三刀。我們的革命領袖對待自己的同志就是很誠懇坦率的。比如列寧對待高爾基的誠墾坦率的態(tài)度,就是一個良好榜樣。列寧同高爾基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他對高爾基從來是有意見就提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有時候列寧由衷地說:“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有時候則斷然提出相反的看法,對高爾基說:“您竟能做出這種事情,這豈不是太糟糕了吧?”高爾基的“母親”一書問世后,在歐洲無產(chǎn)階級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列寧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合時的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這本書足以使那些盲目地參加革命的人自覺起來。但是列寧見到高爾基的時候,卻又誠懇地指出這本書所存在的缺點。列寧對高爾基這樣誠懇地幫助,不僅對高爾基這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的發(fā)展,發(fā)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使他們之間的友誼日益深厚。
同志之間,只有做到坦率誠懇,才能親密無間,團結(jié)一致,才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搞好工作。我們應該培養(yǎng)直爽的品質(zhì),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些青年同志常常把直爽同思想簡單化混為一談。他們認為,發(fā)表意見越是不加思索,想到什么說什么,就越顯得自己是直爽的;把對人對事的慎重態(tài)度,看作是不坦率的表現(xiàn)。他們認為,談問題越是隨便,就越顯得自己是直爽的;把講究分寸,講究方法,看作是不誠懇的表現(xiàn)。他們認為,說話粗聲粗氣,甚至不怕說幾句罵人的話,才是有“直爽勁”;把為了尊重同志,嚴格地約束自己和必要的克制態(tài)度,看作是不坦率的表現(xiàn)。這當然是一種誤解。
直爽不等于簡單。直爽是指待人處事胸懷坦白,真誠相見。直爽能夠使同志間各種不同的見解,明快地表達出來,增加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而簡單化卻容易使人發(fā)生誤解,加深同志間的隔閡。直爽使同志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互助互勉,共同進步;而簡單卻常常在我們的工作、學習和思想進步上,設下許多障礙。直爽使我們在革命的大家庭里愉快地相處;而簡單卻常常給別人造成苦惱,最后必將使自己也苦惱起來。革命利益是衡量我們一切行為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從革命的利益出發(fā),我們正確的待人態(tài)度應該是:要直爽而不要簡單。就拿對同志提意見來說吧,我們應該看到事物總是復雜的,同志的情況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我們看到什么,就說什么,不好好研究實際情況,即使是好心好意,也往往不能收到好的結(jié)果。大家所熟悉的李逵,應該說是一個性情直爽的人物,但是他有簡單化的毛病。李逵和宋江是結(jié)義弟兄,情同手足。但是李逵下山吃酒聽了店家哭哭啼啼訴說有個自稱宋江的人搶走他的女兒后,頓時就心頭火起,提刀上山去找宋江。后來經(jīng)過當面認人,證明搶走店家女兒的是一個假宋江,李逵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怪了好人。李逵這種不徇私情、嫉惡如仇的態(tài)度,應當說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他不調(diào)查,不分析,卻幾乎闖下了一場大禍。同樣的,對同志提意見也不能不講究方式。既然在同志之中,情況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性格特點,各人的覺悟水平也不高低之分,我們?nèi)绻嬲趲椭?,那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注意方法,講究分寸,這樣才能切合情況,達到有效幫助同志的目的。我們講求方式方法,是為了更好地對同志提意見,真正地把話說透,說到心里,教育同志,增強團結(jié),這是一種對同志對革命負責任的、誠摯的態(tài)度,它完全不同于剝削者的虛情假意,同我們提倡對人直爽坦率并不矛盾。至于態(tài)度粗暴,出言不遜,就不僅是由于思想簡單,而且是反映了不平等待人,不尊重同志。這樣作,不能幫助同志,反而更會傷害同志,影響團結(jié)。當然就更不能說,這是對同志真誠直爽的表現(xiàn)。劉少奇同志指示我們說:“要注意和其他的同志團結(jié),要用誠懇坦白的態(tài)度對待同志,不要隨便地用語言去傷害其他的同志,不要挖苦刻薄……”。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教導。
革命利益需要我們對待自己的同志直爽,而不要簡單化,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青年人由于經(jīng)歷的事情少,缺乏社會生活經(jīng)驗,不容易懂得現(xiàn)實生活的復雜性,伴隨著直爽而來的,常常帶有一些簡單化的毛病,是不足為怪的。但是我們決不要停留于思想簡單,而要努力去克服。克服簡單化的缺點,是一個不斷豐富斗爭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地進行思想修養(yǎng)的過程。我們只要嚴格要求自己,不任性,不粗暴,不草率;遇事能體貼別人,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么我們待人接物,就一定能做到既是開誠布公,肝膽照人,又不簡單化,有效地幫助同志。
苗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