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
四年前劉少奇主席接見我院畢業(yè)生代表時,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光榮而又豪邁的號召:“做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p>
少奇同志教導我們說,從1927年起,我們黨的同志們,打了二十多年的游擊,從沒離開過槍。打游擊是很艱苦的,在野外生活,吃飯、穿衣都有很大困難。但打游擊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F(xiàn)在輪到你們去打游擊了,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偵察兵和先鋒隊。你們打游擊就是到還沒有開始建設的地方去,等你們勘探好了,交給別人,再到一個新地方。這當然要苦一些,不過,你們受些苦,是為了六億人民的幸福!
重溫了少奇同志這些指示,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我們的革命前輩,拋頭顱、灑鮮血,不惜任何犧牲為我們打出了江山,現(xiàn)在輪到我們坐江山了。張震同志卻以為現(xiàn)在條件比過去好了,應該享受革命勝利的果實了,個人利益應該得到滿足,不必象先烈那樣艱苦奮斗了,甚至連吃苦的思想準備也可不要。我認為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當然,現(xiàn)在的物質條件是比過去好了,但是我們要盡快地把一窮二白的國家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任務還是十分觀巨的。就拿地質工作來說,生活條件就比較艱苦,在野外吃飯睡黨都有一定的困難。也許別的工作在這方面條件要好些,但也需要刻苦、頑強的勞動。在煉鋼爐旁要受著爐火的烘烤;在農(nóng)業(yè)勞動中要與自然災害作頑強的斗爭;就是坐在辦公室里也要兢兢業(yè)業(yè)地刻苦工作,數(shù)十年如一日,永遠保持革命者的朝氣,付出辛勤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跡。如果一個人沒有高度的革命自覺,不能勇當重任,埋頭苦干,那就很難做出好的成績。一般說來,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對人的考驗較大,要求較嚴。而在條件好的時候,卻往往使一些人放松學習和鍛煉,以至革命意志逐漸減弱和衰退下去。這正說明,在和平建設時期,不是應該放松要求,而是應該在思想上提高要求,更自覺地進行學習和鍛煉。我有這樣的體會,當我每次參加野外實習,由于能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都有很大收獲?;貙W校以后,工作、學習、生活條件都比野外好得多,理應利用這些條件更好地工作和學習,但反而不能象在野外時那樣嚴格要求自己了。這說明環(huán)境好的時侯,要經(jīng)受住“富貴不能淫”的考驗,就需要有更高的革命自覺。帝國主義正是希望我們青年被資產(chǎn)階級思想腐蝕,放棄建設共產(chǎn)主義的雄壯志,使資本主義勢力得以復辟。我們要一反其道而行之。我們青年要為廣大人民去謀求幸福,而自覺地爭先吃苦,勇敢地去承擔最艱苦的工作,這樣來不斷叮囑自己,嚴格鍛煉自己,才能很好地做個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