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魯
在阿·沃依諾夫的小說“瓦杜丁將軍”(注)里,說到了瓦杜了將軍一個小故事:
上士德洛鮑特隸屬于瓦杜丁部下的費多林科團。他是一個對祖國忠誠、勇敢、機警和遵守紀律的人;家已經(jīng)被德寇破壞了,父母也毫無音訊。懷著祖國、人民和他個人對法西斯的仇恨,他在強渡第聶泊河和庫爾斯克兩次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得非常勇敢,并獲得了“蘇聯(lián)英雄”的稱號;他對于士兵所犯的錯誤,能夠堅持原則,給以批評教育。這些事情瓦杜了那是知道的。有一次,瓦杜丁遇見德洛鮑特的時
候,了解到德洛鮑特原來還沒有入黨。德洛鮑特很想入黨。只是他覺得:團里沒有人了解他,沒有誰能當他的介紹人,而自己也沒有什么特殊事跡。團長費多林科呢?他對德洛鮑特的生平知道得不清楚,沒有研究他現(xiàn)在的生活,只知道德洛鮑特“是個很好的青年……很能干……很勇敢”等等,并且提拔他作司務(wù)長。費多林科本人是個勇敢的人,他認為勇敢是理所當然的一件普通的事情,所以“像德洛鮑特這樣的人無須去特別注意,他獎賞他,提拔他,給他以負責的職務(wù)。對他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給以很高的評價”;這樣,他認為他對德洛鮑特已做到了他應(yīng)做的一切了,至于他的未來——戰(zhàn)后的和平生活中的位置,費多林科就很少想到。
瓦杜丁雖然一向?qū)Σ肯潞芎吞@,費多林科又是他一向稱贊的部下,但是他嚴肅地批評了費多林科;指出他不應(yīng)該忘記自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不要把每個士兵單純地認為他們是土兵,而且認為他們都是祖國命運的主宰。像德洛鮑特這樣一個在祖國面前懷著偉大義務(wù)感的人,在退伍之后,也一定會以一個經(jīng)過考驗了的心靈,走在共產(chǎn)主義建設(shè)者的前列,在他面前擺著一個偉大的未來,因此,就不應(yīng)該漠視他。
這個小故事,對于我們青年團的干部也應(yīng)有所啟發(fā)。
在青年團的干部中,也有一些人,沒有想到在青年面前擺著一個偉大的未來,因此,沒有去關(guān)心他們,了解他們?nèi)绾紊钪?,什么問題在激動著他們,他們要求些什么,感到什么困難?耐心地幫助他們。譬如有些青年,過去表現(xiàn)得不好,而現(xiàn)在有了進步,迫切要求加入青年團,但有些團的組織和團員,對于這些青年,甚至沒有進行了解,對他們加以耐心地幫助和教育,及時地鞏固他們的進步,而卻用一種固定的印象來看待他們,以為他們不愿意或不能加入青年團。也有過這樣的情形:一個青年,申請入團,第一次未被批準,第二次又申請,一共申請了五、六次,也沒有人去好好了解他,認真地考慮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他不斷地申請。有的團支部委員還說:“急什么,難道你一點缺點都沒有嗎?“但要求他指出有哪些缺點時,他卻又說:“對你了解不夠,考驗考驗再說!“又如一個農(nóng)村的青年,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去年五月就提出要申請入團,到現(xiàn)在還未解決,據(jù)說是因為找不到人替他寫申請書,而我們有些團的組織,甚至連這種問題,也不想辦法解決,以致把他長期地關(guān)在團的門外。
那里有這種情況,應(yīng)該說那里的團的組織,是沒有盡到團結(jié)與教育青年的責任的。他們忘記了青年團也是為了在青年群眾中間進行工作,以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來教育青年而建立的。他們不能時刻關(guān)心青年、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提高他們,使青年團的隊伍不斷地從他們中間吸收先進的分子,因此,也就失掉了和青年群眾的聯(lián)系。
瓦杜丁曾對德洛鮑特說:“黨從來不把任何人強迫拉進自己的隊伍來,可是如果你想和它一道前進,成為它隊伍中一員的話,那你就一定能做到。”對于青年團來說,也是如此的。青年團從來不把任何人強迫拉進自己的隊伍來,可是如果有一個青年想成為青年團隊伍中的一員,而他又在不斷努力這樣做的話,團的組織有什么理由來拒絕幫助他們進步或吸收他們?nèi)雸F呢?
黨把教育青年一代的責任交給了青年團,每一個團的組織也不要辜負黨的期望,要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工作,時刻開心青年群眾的政治要求。
(注)瓦杜丁是斯大林的學生和戰(zhàn)友。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曾任第一烏克蘭方面軍司令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五日出負傷而犧牲?!巴叨哦④姟笔菍懲叨哦≡谛l(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事跡的。本書在中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