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守好江山責任重大?!苯魇∩橡埵惺且黄錆M紅色記憶的土地,方志敏在這里領導創(chuàng)建了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被毛澤東同志稱贊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據(jù)地。方志敏所著的《可愛的中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矢志奮斗、奮勇前行。近年來,上饒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深挖本土紅色資源,堅持品牌化塑造、體系化構建、時代化表達,創(chuàng)新開展紅色宣講、紅色文藝、紅色旅游等各項工作,著力把“可愛的中國”打造成具有上饒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紅色基因傳承新IP。
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是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上饒市創(chuàng)新宣講理念、方式和手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建強宣講隊伍。從黨校教師、學校思政課教師、方志敏干部學院教師、先進模范人物、紅色講解員中遴選宣講人員,組建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可愛的中國”宣講團。同時,廣泛吸納“兩優(yōu)一先”“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群體中的優(yōu)秀宣講人才,不斷充實宣講力量。目前,全市共組建四級宣講隊伍2000余支,各類宣講員超萬人。
豐富宣講形式。堅持分眾化、差異化、互動化,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運用不同宣講形式,不斷提升宣講質效。在機關,開展“領導干部上講臺”活動,形成領導干部帶頭宣講的良好氛圍;在農村、社區(qū),開設“小板凳課堂”,把宣講陣地搬到社區(qū)廣場、居民小區(qū)、大樟樹下,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學校,開設“思政小課堂”,組織思政課教師、優(yōu)秀學生代表開展宣講活動,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打造宣講品牌。組織“可愛的中國”宣講團以“行走的思政課”方式,走進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等省內外30余所高校和南昌市12所中學開展巡講,連續(xù)兩年面向全市大中專院校4萬多名新生進行全覆蓋宣講?!翱蓯鄣闹袊毙v團榮獲2023 年度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可愛的中國”宣講團:打造新時代紅色宣講新IP》入選2024年度全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案例,為江西省唯一獲評案例。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上饒市立足厚重的紅色資源稟賦,用藝術方式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創(chuàng)作紅色組歌。以方志敏革命精神和上饒集中營斗爭故事為主題,將理論闡述與故事敘述相結合、抽象概念與具體事例相結合、直接表達與間接轉化相結合,創(chuàng)作“可愛的中國”上饒紅色組歌,通過12首原創(chuàng)曲目,歌頌方志敏“愛國、創(chuàng)造、清貧、奉獻”的偉大精神,謳歌上饒集中營革命志士頑強不屈、英勇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斗志,展示上饒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奮進風貌。2025年3月,紅色組歌在上饒市成功首演。
推出系列精品。深挖紅色資源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創(chuàng)作推出電影《信仰者》、電視劇《可愛的中國》《大道薪火》、弋陽腔《可愛的中國》《團長黃開湘》等一批紅色題材文藝精品,再現(xiàn)上饒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電影《信仰者》、電視劇《可愛的中國》榮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大道薪火》入圍第三十四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豐富文藝活動。持續(xù)開展“紅色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演紅色節(jié)目等文藝活動,把紅色文化送到群眾家門口。舉辦“可愛的中國”紅色文化藝術節(jié),通過舉辦紅色文化展覽、紅色文藝演出、紅色文化講壇等活動,集中展示上饒市紅色文化建設成果。
紅色旅游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載體。上饒市強化紅色旅游教育功能,推動紅色旅游與生態(tài)旅游、鄉(xiāng)村旅游、休閑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經典景區(qū)。
串珠成鏈,構建紅色文旅新地標。以方志敏在上饒的主要斗爭足跡為線索,重點打造弋陽、橫峰、玉山、德興、三清山五大核心紅色旅游片區(qū)。巧妙串聯(lián)龜峰、望仙谷等2個國家5A級、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形成“紅、綠、古”交相輝映的全域旅游格局,構建起一條集革命教育、文化體驗、生態(tài)觀光于一體的紅色主題旅游線路。同時,推動組建閩浙皖贛四省九地市紅色基因傳承聯(lián)盟,打破區(qū)域界限,加強深度合作,推動跨區(qū)域紅色旅游“資源共享、線路互通、游客互送”。
數(shù)字賦能,激發(fā)文旅融合新活力。堅持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完成方志敏紀念館《可愛的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血戰(zhàn)東南半壁紅》的展陳提升工程,通過數(shù)字化、信息化手段,讓紅色場館“煥發(fā)新顏”,成為熱門打卡地。在紅色景點引入沉浸式體驗項目,打造紅色劇本殺、實景演出等互動項目,讓游客“穿越”回革命年代,有效提升革命教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揚優(yōu)成勢,打造紅色研學新陣地。依托方志敏紀念館、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舊址群等紅色資源,打造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閩浙皖贛革命根據(jù)地舊址等78家研學實踐基地。以紅色故事為重要載體,以沉浸式體驗為主要方式,開發(fā)《為了可愛的中國》《方志敏精神永放光芒》《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等系列紅色精品研學課程。推出“可愛的中國”紅色研學精品線路,創(chuàng)建省級紅色基因傳承示范校73 所、市級示范校28 所,組織青少年參與“可愛的中國”研學活動,覆蓋全市近90%的大中小學生,讓紅色血脈始終賡續(xù)、代代相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