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與歷史人物相關(guān)的攝影收藏品中,很少有作品像這張帶有簽名的艾爾·卡彭照片那樣,能夠如此鮮明地承載暴力與溫情、罪惡與親切之間的微妙張力。這位在美國禁酒令時期登上黑幫權(quán)力巔峰的“疤面煞星”,在公眾視野中始終是個兩面角色——既是手段殘忍的地下帝王,也是大蕭條時期向窮人施粥的“黑道慈善家”。
2025年5月30日,一張由卡彭親筆簽名的肖像照片在RR拍賣行以62501美元的價格售出,成為目前已知最大尺寸的卡彭簽名照片,也是在公開拍賣中出現(xiàn)的唯一一張。他在照片上寫道:“致我的朋友喬·庫克,艾爾·卡彭。”這一題詞成為歷史愛好者與攝影收藏家眼中的寶藏。
這幅黑白照片尺寸為8×10英寸,采用啞光紙質(zhì),拍攝年代估計為20世紀(jì)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畫面中的卡彭坐姿端正,著裝考究,神情沉靜。他的左臉略微偏轉(zhuǎn),精心遮掩了那道著名的刀疤——這是他“Scarface”(疤面煞星)綽號的由來。在無聲的鏡頭中,他更像是一位坐在客廳中談笑風(fēng)生的紳士,而非惡名昭著的黑幫頭目。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親筆寫下的銘文。用鋼筆工整寫就的“致我的朋友喬·庫克”揭示了這段私人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RR拍賣行的執(zhí)行副總裁鮑比·利文斯頓在接受《精美圖書與收藏》雜志采訪時表示:“讓阿爾·卡彭在照片上簽名絕非易事。這不是你拿著筆走過去就能做到的事情?!边@樣的簽名只有極少數(shù)卡彭真正信任的人才能擁有,照片不僅僅是影像的記錄,更是一份人際網(wǎng)絡(luò)的證據(jù)。
攝影自誕生以來,不僅僅是技術(shù)或藝術(shù)工具,更是一種權(quán)力的見證機(jī)制。在這張卡彭照片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黑幫老大的外貌,而是那個時代對于“公眾人物”的雙重構(gòu)建。
卡彭的名聲和公眾形象,從來不只是媒體或警方的單方面塑造。他深諳如何利用形象管理為自己謀求同情、鞏固影響力。這張肖像正是其精心構(gòu)建的“人設(shè)”的一部分:他的眼神中沒有狠厲,衣著和姿態(tài)也沒有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即使是簽名落款,也并非威嚴(yán)的全名,而是像朋友之間隨意寫下的“AlCapone”。
這正體現(xiàn)了卡彭對“可親”形象的某種經(jīng)營,而攝影則成為這種人設(shè)的物化載體,它不說話,卻制造了極強(qiáng)的心理暗示。這也是為何今天的收藏家愿意為這樣一張照片支付高達(dá)6萬多美元——它不僅稀有,更極具象征意義。
這張照片的拍賣,也使我們再次回顧卡彭在美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作為黑幫老大,他曾主導(dǎo)包括芝加哥啤酒走私、妓院、賭場、賄賂政界等各種非法活動,其控制力之廣甚至延伸至警察與法官。而作為“大蕭條時期的現(xiàn)代羅賓漢”,他又通過開設(shè)施粥所、捐贈慈善贏得底層民眾的擁戴。
這張照片的拍賣,說明他作為文化符號仍然具有強(qiáng)大生命力。他是美國夢的反面教材——在制度空隙中以暴力和頭腦攀登社會頂端,但又不失某種“反英雄”魅力。在現(xiàn)代的影視劇中,如《教父》《無間行者》等作品,幾乎都能找到卡彭式角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