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流淌總是讓人猝不及防,在山東省慈善總會工作了16年,直面困難群眾,一路走來有很多難忘的故事。
“微笑列車”帶來人間歡笑
時值“微笑列車”唇腭裂患者免費手術項目在山東開展9年突破10000例,為了更好地總結經(jīng)驗、改進工作,我?guī)ш牭交鶎恿私忭椖康拈_展情況。
“孩子做完手術拆線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終于可以抹口紅了,你給我買一管口紅吧’。我聽到孩子這么說當時就忍不住哭了,感謝‘微笑列車’改變了我女兒的容貌,也給我們家?guī)砹藲g笑。”楊曉陽(化名)的媽媽給我說起女兒醫(yī)治唇腭裂的前后過程,數(shù)次哽咽。以前曉陽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門,特別自卑。術后幾年,曉陽已出落成了眉清目秀的漂亮小姑娘,看不出明顯的唇腭裂痕跡,外貌改觀的同時,性格也日益開朗,變得愛笑了。
在濟寧定點醫(yī)院,我們見到了正在等待做手術和術后即將出院的唇腭裂患者。因為唇腭裂對外貌的影響很大,孩子的家人都很介意被外人看到,看到我們這些陌生人進病房,他們往往抱起孩子躲到一邊,眼神里充滿了戒備。我就趕緊解釋說,“我們是山東省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來了解一下‘微笑列車”項目的開展情況,您對我們的工作還有什么要求和建議,盡管可以告訴我們,以便我們改進工作,為更多的唇腭裂患者解除痛苦”患兒的家人馬上就熱情起來,年輕的媽媽說起孩子總是淚水漣漣,對“微笑列車”項目贊不絕口。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農(nóng)村小患者的姥姥抓住我的手,流著淚激動得語無倫次:“要是沒有這個項目根本治不起啊,孩子以后咋見人啊,感謝微笑列車項目”。
9年10000多例的手術,不僅改變了10000多名唇腭裂患者的外貌,更是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拯救了他們的家庭。我們深入農(nóng)村走訪慰問手術后康復的患者,傾聽他們對“微笑列車”項目的反映和感受,每到一處,我不禁心生感嘆:真是“微笑列車”開進齊魯萬家,萬家愁容化作笑靨如花。
透析項目的生命之歌
慈善大愛讓生命再次起航
山東省慈善總會開展的貧困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項目實施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馬卉(化名)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患病到得到救助,從失明到復明,這位年輕媽媽臉上無助的哀傷和幸福的笑容見證了這個項目的真正意義。
第一次見到馬卉時,她正躺在省立醫(yī)院的病床上做透析,面容憔悴卻遮不住清秀的臉龐。23歲被查出尿毒癥,24歲因為并發(fā)癥雙目失明,還有心臟病和高血壓,身體特別虛弱。“我們在濟南租了個30多平的小房,平時打零工,只要能給孩子賺錢透析買藥治病,啥都干,可還是湊不夠醫(yī)藥費?!眮碜跃抟稗r(nóng)村的馬父紅了眼眶。他說,馬卉得病后女婿全家就帶著孩子消失了。
每次透析所有費用約600元,每周至少要做兩次。每個月近5000元的治療費用讓月收入僅千余元的一家人一籌莫展?!搬t(yī)生讓每周至少做兩次,但我們沒錢,以前只能做一次。申請了山東省慈善總會的貧困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項目后,每周就可以做兩次透析了。”馬父說,馬卉常在夜里偷偷地哭,感覺被婆家拋棄,拖累了父母,還見不到孩子,她的求生意愿不高。
兩年后,我在省立醫(yī)院偶遇了馬卉父女,馬父明顯神情輕松了不少,說通過我們的救助以及媒體的呼吁,馬卉已經(jīng)見到了孩子,按時做透析,身體好了很多,心情也愉快,眼睛已經(jīng)復明了,還能擺攤做個小生意補貼家用。馬卉看著我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流著眼淚點頭。其實,她想說的話我都聽見了…
如果不是畢業(yè)前夕被診斷出尿毒癥,醫(yī)學碩士王偉(化名)已經(jīng)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但醫(yī)生與患者角色的轉(zhuǎn)換,只在一瞬間。作為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寒門學子,王偉身上維系著一家人對未來的希望。然而一紙尿毒癥的診斷書,讓全家陷入了無望的悲哀之中。為救兒子,王父決定捐腎,幸運的是父子二人配型成功,但是之前治療已經(jīng)借遍了親朋好友,再也湊不夠手術費用。
山東省慈善總會了解到王偉的情況后,將他納入困難家庭親體腎移植救助項目之中,為父子二人成功實施親體腎移植手術。術后我們?nèi)タ赐鮽ジ缸?,送去了慰問金。王偉說:“在我27歲的時候,父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省慈善總會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康復后我將盡己所能回報社會,報答幫助過我的好心人。用所學的醫(yī)學知識回報社會!”當年國慶節(jié),我們得到喜訊,王偉術后康復良好,而且結婚了,還托人送來了喜糖。同事們都很高興,雖然從來不接受救助對象一針一線,但是大家說,這喜糖是一定要吃的。
“朝陽助學”工程開展20余年,很多優(yōu)秀的寒門學子受到資助改變了命運,并在有能力后積極回饋社會;“護佑成長”項目為困境兒童提供心理健康、行為矯治、文化課支持等服務,保護小樹苗健康成長;“情暖夕陽”項目幫助經(jīng)濟困難失能老年人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更有尊嚴地安享晚年“贈人玫瑰,手留余香”,16年慈善路,我深刻體會到慈善事業(yè)的價值所在,聞到了來自靈魂深處的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