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市稅務(wù)局大廳正中央的墻上,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大大的“廉”字懸掛起來。姜局長站在下面指揮,臉上難掩得意之色,這可是當(dāng)?shù)刂麜曳独系哪珜?,求得這幅字可費了他不少心思。
省上要求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各部門都在絞盡腦汁搞創(chuàng)新。有的開設(shè)廉政公開課,有的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姜局長卻想出了這個獨特的主意—請范老寫一個“廉”字掛在單位大廳里,既顯檔次,又能天天提醒干部職工廉潔自律。
范老在當(dāng)?shù)貢ń绲赂咄?,名和利早已看淡,過上了深居簡出的退隱生活。這位老先生有著獨特的藝術(shù)追求,力求精練,不允許有差錯與敗筆,因此惜墨如金,從不輕易落筆賜字。即便有人花重金求字,他也常常閉門謝客。
姜局長的秘書小王備了些薄禮登門拜訪,按了門鈴,不一會兒,有人接聽了。小王剛搬出局長的名頭,對方一聽是來求字的,立馬就掛斷了通話。好在這個秘書有幾分機(jī)靈,早就打聽到范老平日里最關(guān)心時事政治特別是反腐倡廉方面新聞的。他再次按響門鈴,開門見山提起廉潔教育活動的事。在聽到這個來意后,一會兒工夫,原本緊閉的院門緩緩打開了。
“你說你受姜局長所托?”落座后,范老端起茶杯問道。
小王趕忙回復(fù):“是的,市稅務(wù)局姜兵局長?!?/p>
范老微微點了點頭:“哦。”
寫得好!
小王試探著問了句:“您認(rèn)識嗎?”范老若有所思地說:“有所耳聞。”
范老又問:“想寫什么內(nèi)容?”
小王答:“想請您寫一個‘廉’字。”
姜局長的本意是把范老請到局里去寫字,大張旗鼓地宣傳一下:布置場地、備好筆墨、拉上橫幅、架好攝像機(jī)、抓幾張?zhí)貙懀詈笕w人員與作品合影,整個活動便算圓滿結(jié)束。但范老拒絕了,他輕輕搖頭:“不必了,我這把老骨頭經(jīng)不起折騰。你先回去,這個字我過幾天寫。”
小王懌涬而歸,回去匯報工作。過了幾日,在秘書陪同下,姜局長親自上門求字。在兩人的注視下,范老起筆、運腕、落墨、鈴印一氣呵成,一個用草書體寫就的“廉”字躍然紙上,筆勢如龍蛇,瀟灑飄逸,兩人連連鼓掌叫好。
“廉”字裱好,掛上墻,姜局長每天早晨都會駐足欣賞一會兒??扇兆泳昧?,他總覺得這字里藏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古怪。這個字有點不對勁,越看越不像。他掏出手機(jī)輸入一個“廉”字,舉著手機(jī)和墻上的字一筆一畫地對照,忽見“廣”字頭處似有異樣——左邊一撇處隱約有兩點突出。
姜局長心里犯了疑,又不好意思直接請教范老,就召集局里的書法愛好者來看。有人說,這是書法藝術(shù)的特殊表現(xiàn)手法,就像曹操在褒谷口見褒河流水洶涌而下,撞石飛花,揮筆題“袞雪”二字時,故意省略“袞”字的三點水,因為“一河流水,豈缺水乎”,后來成了千古佳話;還有人說,這是草書的符號化寫法,就像“虎”字的草書“一筆虎”,若不是元代鮮于樞和明代董其昌的傳世之作為證,外行很難認(rèn)出那是個“虎”字。
這些解釋似乎都很有道理,姜局長也就放下心來。直到有一天,他在市紀(jì)委辦公樓里看到了另一幅字。那也是個“廉”字,卻是工整的隸書,筆畫分明,橫平豎直,結(jié)構(gòu)方正嚴(yán)謹(jǐn),“廣”字頭更是一絲不茍。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幅字竟然也是范老所寫。
這事沒過幾天,姜局長在一場會議上被市紀(jì)委工作人員帶走。
消息傳了出去,市稅務(wù)局炸開了鍋,眾人又一次細(xì)細(xì)品味那個“廉”字。有人猜測:政府單位的“廉”字應(yīng)該用隸書寫,而不是草書,這本就是一個“圈套”。也有人指出:這表面看像是個錯別字,實則暗藏玄機(jī),這個異樣的“廣”字頭是暗藏“廣”字意,換而言之,這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廉”字。
沒多久,新局長上任了。有一天,他望著墻上的字感嘆道:“書如其人,字顯其心,范老這一字千金,給我們上了最好的一課?!?/p>
這個充滿玄機(jī)的“廉”字依然掛在市稅務(wù)局的大廳里。每天,無數(shù)人從它面前經(jīng)過,常會想起落馬的姜局長。這個熟悉卻又暗藏深意的“廉”字,確實起到了一種警示作用。